光州的叛军乃是当年蔡州军的残部,兵力虽然不多,但极为骁勇,盘踞在光州已有多年,虽然表面上效忠于吴王杨行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小王国。
而且这个独立小王国还非常排外,节度使府的力量根本渗透不进去,连原本的光州刺史柴再用都只能作个傀儡,由此可见当地势力的强大。
再加上光州地处边境,除了东连寿州外,其他三面都是朱全忠的地盘,若是淮南逼之过急,当地势力就会投靠朱全忠。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节度使府对光州的局势虽然不满,但却一直保持容忍。
这次杨渥实行军政分离,有些人不敢明着反对,见杨渥准备动光州,就在暗中想看杨渥的笑话,只要这次光州平叛出现什么变故,这些人或许就会跳出来。
只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秦裴率军从广陵出发,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平定了叛乱,而且这其中四天时间都是用在行军赶路上面,真正用来攻城的时间也就两天而已。
这恐怖的平叛速度让淮南上下为之震动,那些本来在心中还有不满,想要借着光州之乱制造事端的人还没有来得及跳出来便只能退了回去。
虽然说淮南军从来都不缺胜利,这一年多时间以来,无论是冯弘铎,钱镠,田覠,还是成汭,杜洪,朱友宁,都先后败在了淮南军之下,但这一次的胜利又有不同,仅仅六天时间便攻破光州,这等攻城速度实在太快,快到北方的朱全忠都没有反应过来的地步,对那些心怀不轨者的震慑自然也更大。
在这次胜利的震慑下,军政分离的政策也开始落实下去,分赴各地担任刺史的文官逐渐接过民政权利,而那些边境各州的刺史调整也渐渐到位。
这期间倒也不是一点乱子都没发生,比如陶雅离开歙州时,当地有上万百姓自发出来挽留,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担任刺史。
这件事情搞得杨渥脸都黑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陶雅自己不愿离开经营多年的歙州,所以派人弄出来的。后来调查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
当年杨行密发兵围攻歙州,当地军民极力抵抗,不愿投降,说当时的池州刺史陶雅为人雅信,治理地方很有成效,除非是他来担任歙州刺史,否则他们绝不投降。
杨行密最后同意了歙州军民的请求,让陶雅担任歙州刺史。
后来陶雅在当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开垦农田,疏通水利等,将当地治理得非常富庶。
在这个乱世之中,这么一位擅长治理地方的武将,完全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可贵。他在歙州担任刺史近十年,自然是当地百姓的幸事,所以才有了这次自发挽留的事情出现。
搞清楚了事情经过后,杨渥在对陶雅更加敬重的同时,将他调离歙州的决心也更重了。这么得人心的刺史,若是在当地再待几年,歙州岂不彻底成了他陶雅所有了?将来是不是又要出个田覠出来?
这倒不是杨渥故意猜忌他,而是人的野心都是根据环境发生变化的,如今的陶雅的确没有野心,但谁知道他将来会如何呢?
这就好比徐温,历史上杨行密在的时候他肯定没什么野心,后来杨渥说那句“你们认为我没有才能,何不杀了我自己做节度使”的话时,徐温心中肯定也没有什么野心,有的应该只是恐惧和自保之心;然而等到他与张灏成功发动兵变掌握大权后,这野心自然就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陶雅也担心百姓的自发行为可能引起杨渥的猜忌,所以根本没有与百姓见面便离开了歙州前去寿州赴任他的淮北巡抚之职。
等到两天后,百姓见陶雅始终没出来,加上如今正是秋收之时,耽误不得,所以汇聚的百姓也最终散了。
而新上任的歙州刺史陈知新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他为人厚道,恭谨守法,对陶雅的许多旧制一条不变的执行,久而久之,当地百姓也就适应了新的刺史。
除了歙州以外,湖州那边也出现了一些动荡,李简为人残暴好杀,不是个担任刺史的好人选,但他在镇守地方上却做的不错,当地势力不敢有所异动。
等到李简离任,新的刺史李涛到任后,当地一些心向钱镠的势力便趁机发动叛乱,准备占据城池投靠钱镠。
不过李涛却提早有所准备,他虽然没有李简身上的那股暴戾,但发起狠来也极为残酷,连夜命驻扎在城外的大军入城,将参与叛乱的势力全部绞杀。
之后他又趁机发动清洗,将那些没有参与叛乱但暗中支持钱镠的势力全部清洗掉。甚至有的骑墙派势力在支持钱镠的同时也支持淮南,但在这次清洗中也有部分被波及到了。
经过这次清洗,湖州城中支持钱镠的势力被清洗大半,剩下的要么隐藏下来,要么连夜逃离了湖州。
总的来说,虽然小的动荡陆续发生了一些,但军政分离的政策却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了。
到了八月底,各地人事调整已经基本结束,而军队整编方面的进展也比较顺利,除了李神福的大军还在前线没有整编外,其他各部包括已经从青州返回的王茂章部也完成了整编,开始按照新的编制进行训练和调整。
这也意味着淮南最容易出现动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无论是朱全忠还是钱镠,再想要借机攻打淮南就要困难多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如今已经万事大吉,毕竟军队整编后,各部将领和士兵只之间相互不熟悉,这会大大影响到军队战斗力的。
再加上从今年年初以来,淮南经历的战争已经太多了,也是时候休整一番了。所以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初的这几个月里面杨渥都不打算有大动作,尽量维持稳定就行了。
不过一些必要的调整还是要做的,所以在各地新的刺史到任后,杨渥便发布了第一个命令,那便是各州对百姓进行重新登记造册,编制新的户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而且这个独立小王国还非常排外,节度使府的力量根本渗透不进去,连原本的光州刺史柴再用都只能作个傀儡,由此可见当地势力的强大。
再加上光州地处边境,除了东连寿州外,其他三面都是朱全忠的地盘,若是淮南逼之过急,当地势力就会投靠朱全忠。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节度使府对光州的局势虽然不满,但却一直保持容忍。
这次杨渥实行军政分离,有些人不敢明着反对,见杨渥准备动光州,就在暗中想看杨渥的笑话,只要这次光州平叛出现什么变故,这些人或许就会跳出来。
只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秦裴率军从广陵出发,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平定了叛乱,而且这其中四天时间都是用在行军赶路上面,真正用来攻城的时间也就两天而已。
这恐怖的平叛速度让淮南上下为之震动,那些本来在心中还有不满,想要借着光州之乱制造事端的人还没有来得及跳出来便只能退了回去。
虽然说淮南军从来都不缺胜利,这一年多时间以来,无论是冯弘铎,钱镠,田覠,还是成汭,杜洪,朱友宁,都先后败在了淮南军之下,但这一次的胜利又有不同,仅仅六天时间便攻破光州,这等攻城速度实在太快,快到北方的朱全忠都没有反应过来的地步,对那些心怀不轨者的震慑自然也更大。
在这次胜利的震慑下,军政分离的政策也开始落实下去,分赴各地担任刺史的文官逐渐接过民政权利,而那些边境各州的刺史调整也渐渐到位。
这期间倒也不是一点乱子都没发生,比如陶雅离开歙州时,当地有上万百姓自发出来挽留,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担任刺史。
这件事情搞得杨渥脸都黑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陶雅自己不愿离开经营多年的歙州,所以派人弄出来的。后来调查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
当年杨行密发兵围攻歙州,当地军民极力抵抗,不愿投降,说当时的池州刺史陶雅为人雅信,治理地方很有成效,除非是他来担任歙州刺史,否则他们绝不投降。
杨行密最后同意了歙州军民的请求,让陶雅担任歙州刺史。
后来陶雅在当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开垦农田,疏通水利等,将当地治理得非常富庶。
在这个乱世之中,这么一位擅长治理地方的武将,完全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可贵。他在歙州担任刺史近十年,自然是当地百姓的幸事,所以才有了这次自发挽留的事情出现。
搞清楚了事情经过后,杨渥在对陶雅更加敬重的同时,将他调离歙州的决心也更重了。这么得人心的刺史,若是在当地再待几年,歙州岂不彻底成了他陶雅所有了?将来是不是又要出个田覠出来?
这倒不是杨渥故意猜忌他,而是人的野心都是根据环境发生变化的,如今的陶雅的确没有野心,但谁知道他将来会如何呢?
这就好比徐温,历史上杨行密在的时候他肯定没什么野心,后来杨渥说那句“你们认为我没有才能,何不杀了我自己做节度使”的话时,徐温心中肯定也没有什么野心,有的应该只是恐惧和自保之心;然而等到他与张灏成功发动兵变掌握大权后,这野心自然就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陶雅也担心百姓的自发行为可能引起杨渥的猜忌,所以根本没有与百姓见面便离开了歙州前去寿州赴任他的淮北巡抚之职。
等到两天后,百姓见陶雅始终没出来,加上如今正是秋收之时,耽误不得,所以汇聚的百姓也最终散了。
而新上任的歙州刺史陈知新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他为人厚道,恭谨守法,对陶雅的许多旧制一条不变的执行,久而久之,当地百姓也就适应了新的刺史。
除了歙州以外,湖州那边也出现了一些动荡,李简为人残暴好杀,不是个担任刺史的好人选,但他在镇守地方上却做的不错,当地势力不敢有所异动。
等到李简离任,新的刺史李涛到任后,当地一些心向钱镠的势力便趁机发动叛乱,准备占据城池投靠钱镠。
不过李涛却提早有所准备,他虽然没有李简身上的那股暴戾,但发起狠来也极为残酷,连夜命驻扎在城外的大军入城,将参与叛乱的势力全部绞杀。
之后他又趁机发动清洗,将那些没有参与叛乱但暗中支持钱镠的势力全部清洗掉。甚至有的骑墙派势力在支持钱镠的同时也支持淮南,但在这次清洗中也有部分被波及到了。
经过这次清洗,湖州城中支持钱镠的势力被清洗大半,剩下的要么隐藏下来,要么连夜逃离了湖州。
总的来说,虽然小的动荡陆续发生了一些,但军政分离的政策却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了。
到了八月底,各地人事调整已经基本结束,而军队整编方面的进展也比较顺利,除了李神福的大军还在前线没有整编外,其他各部包括已经从青州返回的王茂章部也完成了整编,开始按照新的编制进行训练和调整。
这也意味着淮南最容易出现动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无论是朱全忠还是钱镠,再想要借机攻打淮南就要困难多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如今已经万事大吉,毕竟军队整编后,各部将领和士兵只之间相互不熟悉,这会大大影响到军队战斗力的。
再加上从今年年初以来,淮南经历的战争已经太多了,也是时候休整一番了。所以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初的这几个月里面杨渥都不打算有大动作,尽量维持稳定就行了。
不过一些必要的调整还是要做的,所以在各地新的刺史到任后,杨渥便发布了第一个命令,那便是各州对百姓进行重新登记造册,编制新的户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