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攻、班防等科目结束之后,战术训练就该进行小拉练,以检验班战术训练的效果了。
学员一队利用一天的时间组织了战术小拉练。

早晨5:30,各班起床打背包,吃过早饭,整理行装分波次出发。

根据训练计划,上午9点七班准时带到楼下。

“今天,我们进行战术拉练。目的是检验战术训练的效果。

战斗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组长班长潘利权,组员步枪手钱恒龙,步枪手田亮,步枪手李德生。

第二小组,组长副班长机枪正射手王永锋,组员机枪副射手兼步枪手孙洪生,步枪手汤文成。

第三小组,组长火箭筒射手刘长生,组员火箭筒副射手兼步枪手牛立国,步枪手杨文斌。

要求: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二、英勇作战,作风顽强;三、依规操作,保证安全”,

潘利权班长向全班交待了任务,提出了要求。

之后,9:10分他们准时出发了。

七班先以二组为搜索组,副班长王永锋拿着地图,按着地图上标定的路线,搜索前进,全班在后跟进。

他们此时的心情既激动,又充满新鲜感,兴致颇高。

出了陆院东南门,沿柏油路向东北方挺进,与高速公路平行走了约七、八分钟,转而折向右,穿过涵洞,走上了乡村路。

他们翻过0与2高地间的鞍部,沿山路继续东进,约10分钟后到达了新建村。

此时他们已赶上了走错路的三班同志。

在0高地向左拐过弯后,前方搜索组发现情况,他们迅速占领道路两侧,

传来前方声音:“进入染毒地段!”

他们慌忙戴上防毒面具,拉大距离,跑步通过插有小黄旗的染毒地域。

行人诧异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们无暇理会。

冲过染毒地域后摘下防毒面具,大家感觉舒服极了,大口的吸着新鲜空气。

他们绕过猪场,进入果园,踩着松软的黄土地行进着。

突然发现,前方已无路可走,到了一处断崖之上,近乎90度的陡坡。

他们踩着积雪与干草,抓住荆棘,小心翼翼地下到沟底,到了0高地西北侧,经询问确认为九里庄西,到达190高地脚下。

此处的道路几乎无法寻觅,遍地是刺槐与山枣树枝,加之果树枝阻隔,很是难走。

而此时,“呜、呜、呜——”警报长鸣,他们迅速遮蔽发光物卧倒,躲过敌机空袭后向山顶发起冲击。

只听敌机枪“哒哒哒”地扫射,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往山顶冲击。

杨文斌持着冲锋枪,背着背包,开始时还跑得挺快,后来逐渐减慢,两腿象灌了铅,每迈一步都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在离山顶还有十来米的时候,感觉真的挪不动步了

此时汤文成向他及时伸出了援手,真是雪中送炭啊!

下了山,看见队长和区队长们在山脚下休息。

他们也在那里休整,稍加喘息,十几分钟后,让过从后面赶过来的三班,继续进发。

他们三小组改为搜索组,在前方成正三角形引路,向北穿越过与高速公路交叉的涵洞,按图前进。

道路折向左,渐渐下坡,两侧渐高,进入了冲沟谷地。

按照行军原则,他们三人说笑着“应该沿两侧高地搜索”。

此时发现,三班的同志在前方约30米处正受着教员的训斥,然后他们展开,爬上了右侧高地及冲沟边缘,面向他们搜索组。

搜索组很奇怪,他们怎么向上面走了,我们要小心,便三人分开:杨文斌走左侧,刘长生、牛立国走右侧成三角跟进,和三班的同志走到了相距5米的正面,此时七班后边跟进的同志也出现了。

教员开始在冲沟中间自然形成的高台上责问谁是组长,为什么不沿冲沟两侧搜索。并召集全班集合,指责他们敌情观念不强,反应迟钝。

这时大家才明白三班是敌人,准备伏击他们的。

他们依样画葫芦,攀上148高地山腰与中间高地,伏击下一组。

从高处向下俯瞰,地形地貌一览无遗,这真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居高临下,地形起伏也大。

下一班的搜索组从七班左侧潜了上来,问七班趴在这里干什么,他们也没想到七班在伏击他们。

潘利权班长让他们继续往前走,妄图同样麻痹他们,待他们的主力进入伏击圈,七班开枪射击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他们同样显得慌乱无措,登上中间小高地,卧倒还击。

而处身事外观察,最好的处置方法是迅速抢占对面的高地,居高临下射击,才能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伏击结束了,他们继续搜索前进,向北穿过韩家岭,走上乡村小路,拐了一个“s”形弯,一路小跑,沿田野间小路开进。

按照地图,前面应该有个湖泊。

搜索组盼望着前面的湖泊,一直未出现,直到发现一巨大的方圆几十米石坑时,才明白水面不会出现了,地形已改变,水已干涸了。

前面是一开阔地,忽然听见时断时续的“噹、噹、噹”炮声隆隆,他们拉大距离,跑步通过,沿乡间小道急进。

前方出现一片居民地,经询问路人,证实是南台子,

转而折向左,沿冲沟左侧的道路,向西经66高地刘家村,此时大家早已汗流浃背,背包与背具变得益发沉重,前方出现了三班的背影,他们紧紧咬住跟进。

路两旁是杨树林,对岸是农田,小山,感觉象在家乡的敖木伦畔一样。

怎么还不到呢?他们盼望着,终于,远处炊烟袅袅,人声鼎沸,宿营地就在眼前。

他们班提前30分钟到达了上午的目的地。

接下来大家挖灶的挖灶,拾柴的拾柴,分工合作,倒水,下米,烧火,搅拌,闷饭,不久,米饭的清香就沁人心脾了。

大家按捺不住旺盛的食欲,七手八脚地盛饭、分菜,香喷喷的米饭,色、香、味俱佳的汤菜,伴随着极高的兴致,他们美美地野餐了一顿。

稍事休息之后,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八公里奔袭。

全班以二组为搜索组开路,全副武装向南跨过河沟,沿村庄小路跑步前进,穿过小村庄,在东田家房身拐上了柏油路。

不多时,热汗便顺着帽沿、脖梗流淌。

路上一忽儿汽车奔驰而过,一忽儿行人慢悠悠行进,心里感觉好羡慕,尤其当“taxt”从身边呼啸而过时,就想,若是在地方,可以坐上去逍遥一把。

他们行进的节奏也时快时慢,小跑一阵,体力实在不支时便甩开膀子,加大步频,快步行进,稍缓过一口气便又跑起来。

他们沿坡上行,接近6高地与0高地隘口时,忽听空袭警报,急忙卧倒,而后又炮声隆隆,便从山腰开始拉大距离,猫着腰冲向顶部,越过敌炮火封锁,利用下坡地形,一路跑下去,到达后石村。

此时他们班主力已追上了搜索组,大家都已精疲力竭,气喘吁吁了。

他们开始相互鼓励,尤其是汤文成,帮刘长生抬着机枪奔跑。

还有20多分钟就到预定到达时间了,而道路却还那样漫长。

此时班长喊到:越过前面高地,就到前石了。

他们心情一振,陡然间似乎增添了不少气力,向前急奔赶上了几名同志,此时脑中忽然闪过“望梅止渴”的故事。

终于登上了2与128高地间的鞍部,前面还有两三名同志,班长鼓励大家,“还有5分钟,凭这样的速度,我们一定能赶到”。

杨文斌憋足了劲,瞅前方的村庄离这里不下500米,想起战场上坚持最后5分钟的说法,拼命地迈腿,两手握紧背具带,防止它撞击脖梗,借着下坡,一步接一步,深一脚浅一脚着跑,又超过了一个,离牛立国还有近20米处时,看前方200处人影闪动,可能就是他们的终点了,他心里唱着“向前、向前、向前”加快频率,撵上了老牛。

他们降低速度走了几步,到了跟前一看,不是七班的队伍,也许在前方的那一堆人多处吧!

牛立国喊:“再跑50步”,便冲到了前面。

此时杨文斌想跟上他,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干脆快走几步吧。

忽然后面传来噼哩啪啦的脚步声,一个人影超过了他们,竟是三班的。

又跑了几步,瞅前面的人也不象部队的,看时间已经一个小时了,暗叹道:完了,没按时到达。

忽听后面喊“跑过量了,往回跑”,回头一看,可不是,他们都从后面道口向左拐了,赶紧折过头了,已经是最后了。

跑到岔路口一看,教员和队长正站在汽车旁向他们招手。

真想停下来走过去,可是不能啊。

杨文斌拼命地跑,嘴里喊着:一二一的口号,竟然步子迈大了,冲了过去,到了终点。

教员看了看表,悠然道:你班晚了5分钟。

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教员命令七班与五班一起出发,驱逐0高地脚下的敌侦察人员。

顺着老虎口,他们向山脚挺进,忽然哒哒哒机枪吼叫,他们卧倒,疏散隐蔽,还击,冲击包围,将敌击毙。

经过奔袭,脚底板硌得生疼,不敢踩实地面,感到累了。

他们随着队伍沿山麓行进,忽然感觉前面的山峰瞅着眼熟,这不是陆院靶场北面的高山吗?

太好了,内心一股兴奋,要到家了,脚下的步伐不觉已加快了。

沿着近80度的斜坡,穿过枣树林与荆棘,迈着艰难的脚步,终于到达了0高地与171高地的鞍部,大家激动地喊了起来,感觉心情特别舒畅。

山下即是他们的陆院,沿着小路下山,穿过小西门,整队走在“亚洲长廊”前的大路上,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回到了宿营地。

经过艰难险阻,战胜环境的困难与自我体力与意志的阻碍,他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小拉练,书写下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