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的发展就如白馥美预料的那样,洞香春开张的热闹之下,信陵商界已经暗流涌动。
到了初三这天,各种生活用品的物价开始飞速上涨。包括食盐、布匹、药材、柴薪、粮食等等,甚至是非必需品的生丝(蚕茧)、漆的价格也都蹭蹭蹭往上爬。
不过七八天的功夫,这些普通商品的物价已经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无忌知道,物价通常不能代表全部的信息,但物价却是供求关系波动的直接表征。
信陵的商品物价飞涨,从表面上看,是供货不足,有价无市,但究其根本,却是有人囤积居奇,故意把大量的物资握在手中,不让这些物资进入市场。
这里的“有人”,当然就是豪商孔氏。
根据可靠的消息,孔氏不仅是控制了巨量的物资,拒绝将其流入市场,还利用其遍布在信陵商市区的势力,强制或半强制地收购散户手里的东西。
无忌站在信陵官邸最高处的阁楼上,向西北方极目远眺,看见信陵城巍峨的城墙下,商市区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冷冷清清,时不时传来些许嘈杂声响。
北风仍然在吹,无忌的脸色亦冷得如同睢水河道边的冰渣一样。
“大梁孔氏,给脸不要脸,你做得这么过分,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无忌一阵喃喃自语,忽的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
“做好了?”
须贾此时来到无忌身后站定,说道:“禀君上,商市新规的木版已经誊刻完毕,共有四块。”
“城|管|大|队呢?”
“也已经就位,就等君上命令。”
“好!从今天起,你就是信陵县丞,这维护商市秩序、规范经营的职责,也在你这里,用好城|管|大|队这支棒槌。”
“属下明白。”
当日午后,须贾就带着随从僚属来到商市区,在商市区四面出入口安放了刻有“信陵商市管理法”的木版。
“以信陵君之名,颁行此法!”
◆信陵商市管理法◆
其一,信陵城凡有买卖,不得出商市区
其二,凡行商,必勘验照身(身份证),发行商许可
其三,凡坐贾,必勘验照身,明户籍,立册,发营业执照
其四,凡农户、百工散售,必勘验照身,明户籍
其五,营业执照亦可行商,但行商许可不得坐贾
其六,信陵商市无关税,凡有买卖,必收契税
其七,凡买卖,不可强买强卖,违者罚金十,杖责二十
其八,凡买卖,不可欺诈、假冒、颠倒黑白,违者罚金百,杖责二十,吊销许可、执照
其九,凡铁兵买卖,必得城|管|大|队公证,货值百金以上,必录在册
其十,城|管|大|队代行执法,有裁量之权,当者有异议,可至官邸上诉
……凡此种种,共十三条,合称“商市十三条”,开规范经营之先河,成为后来魏国《商法》的蓝本。
这十三条写得简单直白,普通人但凡识字都看得懂,然后识字的人把它念出来,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只是什么“营业执照”之类的词汇是新词,但在公府吏员的一再解释之下,也很快扩散开来。
自此以后,常有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带着一伙儿人在商市中巡逻。他们都统一穿着小吏的皂衣,手持黑白拼色长木棒,正是“商市十三条”中所提到的城|管|大|队。
然而,信陵城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
商市十三条虽然对各方面均有涉猎,且禁止强买强卖和欺诈,但并未对物价作出强制规定。
亦因如此,孔氏对这个商市十三条并未作出回应。
居住在商市区边缘,作为信陵城本地小混混头目的郑安平,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商市十三条”竟然会改变他的人生。
商市十三条颁行的第四天,郑安平如往常的“巡逻”一样,在商市区走街串巷。
虽然有城|管|大|队站在台面上,但本地的黑帮势力也还存在,又或者可以说,凡是有阳光照到的地方,都会有黑暗存在,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灰色势力。
而郑安平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冬天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让人感到温暖,但郑安平的眼中却有些冷意。
他看见对面有几个年轻人,腰间跨剑,大摇大摆地走在闾巷之中。为首一人身着红衣,长发无冠,更显得淫|荡不羁。
同郑安平一样,对面这些人也是信陵城内的灰色势力,而他们也拥有一个听起来更帅气的称呼——游侠。
后来的韩非有云,侠以武犯禁。这个时候的游侠,绝不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不是什么“行侠仗义”。这个时代的游侠,甚至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即为“游手好闲的任侠之徒”,任侠之徒中当然也不乏义士勇烈,但更多的,却是像郑安平这样的流氓、混混、地头蛇。
郑安平认识那个红衣人,他名叫连黑,名字里有个“黑”并不是说他肤色很黑,而是下手狠黑!
郑安平看到连黑在老街场停了下来。
老街场靠近西门,曾经是信陵城内最初的商业区,在信陵城扩建、发展起来之后,就成了很多行商运货、出货的集散地。
此时,刚好有一个商人带货进城,那名商人面相和善,跟人打招呼的时候满脸春风,似乎心情大好。
连黑朝着那名商人大步走去,到他身前道:
“你好,我叫连黑,是这里管事儿的。你这次带货不少啊。”
商人眼中有疑惑一闪而过,很快就回复了和善的笑容:
“幸会,幸会。”
连黑指着商人身后的十车货物道:“这些货,我们帮你卸!”
商人不知是计,只问道:“不知要多少钱?”
“这些货卖了你要给我们一成,就可以了。”
商人此时只想把这个连黑当成货卖了,脸上还是和颜:“那我还是自己来吧,承蒙阁下好意了。”
“不让我们卸也可以,不过,你还是得分一成利金。”
商人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怒色:“足下难道蛮不讲理么!”
“你说得对,老子就是不讲理。”连黑抬手一招,身后的几个喽啰就贴了上来,隐隐形成合围之势。
“我虽一个小小的商人,可也不会平白受人欺侮!你等如此胆大妄为,是罔顾公府国法吗!”
商人声色俱厉,倒是吓住了后面的几个喽啰。此时连黑一拍腰间之剑,沉声喝道:“在这里,我就是王法!还不快帮这位老板卸货!”
此言既出,喽啰们壮着胆靠了上去,商人脸色一凛,亦是往身后招了招手:
“伙计们,有人要来横的,接着了!”
跟着商人一起进城的几个汉子也靠了上来,站在商人身后。
两方对峙,气氛尴尬的很,冲突一触即发。
连黑咧嘴一笑:“这几个乡巴佬妨碍我们做生意,兄弟们,上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到了初三这天,各种生活用品的物价开始飞速上涨。包括食盐、布匹、药材、柴薪、粮食等等,甚至是非必需品的生丝(蚕茧)、漆的价格也都蹭蹭蹭往上爬。
不过七八天的功夫,这些普通商品的物价已经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无忌知道,物价通常不能代表全部的信息,但物价却是供求关系波动的直接表征。
信陵的商品物价飞涨,从表面上看,是供货不足,有价无市,但究其根本,却是有人囤积居奇,故意把大量的物资握在手中,不让这些物资进入市场。
这里的“有人”,当然就是豪商孔氏。
根据可靠的消息,孔氏不仅是控制了巨量的物资,拒绝将其流入市场,还利用其遍布在信陵商市区的势力,强制或半强制地收购散户手里的东西。
无忌站在信陵官邸最高处的阁楼上,向西北方极目远眺,看见信陵城巍峨的城墙下,商市区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冷冷清清,时不时传来些许嘈杂声响。
北风仍然在吹,无忌的脸色亦冷得如同睢水河道边的冰渣一样。
“大梁孔氏,给脸不要脸,你做得这么过分,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无忌一阵喃喃自语,忽的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
“做好了?”
须贾此时来到无忌身后站定,说道:“禀君上,商市新规的木版已经誊刻完毕,共有四块。”
“城|管|大|队呢?”
“也已经就位,就等君上命令。”
“好!从今天起,你就是信陵县丞,这维护商市秩序、规范经营的职责,也在你这里,用好城|管|大|队这支棒槌。”
“属下明白。”
当日午后,须贾就带着随从僚属来到商市区,在商市区四面出入口安放了刻有“信陵商市管理法”的木版。
“以信陵君之名,颁行此法!”
◆信陵商市管理法◆
其一,信陵城凡有买卖,不得出商市区
其二,凡行商,必勘验照身(身份证),发行商许可
其三,凡坐贾,必勘验照身,明户籍,立册,发营业执照
其四,凡农户、百工散售,必勘验照身,明户籍
其五,营业执照亦可行商,但行商许可不得坐贾
其六,信陵商市无关税,凡有买卖,必收契税
其七,凡买卖,不可强买强卖,违者罚金十,杖责二十
其八,凡买卖,不可欺诈、假冒、颠倒黑白,违者罚金百,杖责二十,吊销许可、执照
其九,凡铁兵买卖,必得城|管|大|队公证,货值百金以上,必录在册
其十,城|管|大|队代行执法,有裁量之权,当者有异议,可至官邸上诉
……凡此种种,共十三条,合称“商市十三条”,开规范经营之先河,成为后来魏国《商法》的蓝本。
这十三条写得简单直白,普通人但凡识字都看得懂,然后识字的人把它念出来,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只是什么“营业执照”之类的词汇是新词,但在公府吏员的一再解释之下,也很快扩散开来。
自此以后,常有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带着一伙儿人在商市中巡逻。他们都统一穿着小吏的皂衣,手持黑白拼色长木棒,正是“商市十三条”中所提到的城|管|大|队。
然而,信陵城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
商市十三条虽然对各方面均有涉猎,且禁止强买强卖和欺诈,但并未对物价作出强制规定。
亦因如此,孔氏对这个商市十三条并未作出回应。
居住在商市区边缘,作为信陵城本地小混混头目的郑安平,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商市十三条”竟然会改变他的人生。
商市十三条颁行的第四天,郑安平如往常的“巡逻”一样,在商市区走街串巷。
虽然有城|管|大|队站在台面上,但本地的黑帮势力也还存在,又或者可以说,凡是有阳光照到的地方,都会有黑暗存在,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灰色势力。
而郑安平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冬天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让人感到温暖,但郑安平的眼中却有些冷意。
他看见对面有几个年轻人,腰间跨剑,大摇大摆地走在闾巷之中。为首一人身着红衣,长发无冠,更显得淫|荡不羁。
同郑安平一样,对面这些人也是信陵城内的灰色势力,而他们也拥有一个听起来更帅气的称呼——游侠。
后来的韩非有云,侠以武犯禁。这个时候的游侠,绝不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不是什么“行侠仗义”。这个时代的游侠,甚至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即为“游手好闲的任侠之徒”,任侠之徒中当然也不乏义士勇烈,但更多的,却是像郑安平这样的流氓、混混、地头蛇。
郑安平认识那个红衣人,他名叫连黑,名字里有个“黑”并不是说他肤色很黑,而是下手狠黑!
郑安平看到连黑在老街场停了下来。
老街场靠近西门,曾经是信陵城内最初的商业区,在信陵城扩建、发展起来之后,就成了很多行商运货、出货的集散地。
此时,刚好有一个商人带货进城,那名商人面相和善,跟人打招呼的时候满脸春风,似乎心情大好。
连黑朝着那名商人大步走去,到他身前道:
“你好,我叫连黑,是这里管事儿的。你这次带货不少啊。”
商人眼中有疑惑一闪而过,很快就回复了和善的笑容:
“幸会,幸会。”
连黑指着商人身后的十车货物道:“这些货,我们帮你卸!”
商人不知是计,只问道:“不知要多少钱?”
“这些货卖了你要给我们一成,就可以了。”
商人此时只想把这个连黑当成货卖了,脸上还是和颜:“那我还是自己来吧,承蒙阁下好意了。”
“不让我们卸也可以,不过,你还是得分一成利金。”
商人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怒色:“足下难道蛮不讲理么!”
“你说得对,老子就是不讲理。”连黑抬手一招,身后的几个喽啰就贴了上来,隐隐形成合围之势。
“我虽一个小小的商人,可也不会平白受人欺侮!你等如此胆大妄为,是罔顾公府国法吗!”
商人声色俱厉,倒是吓住了后面的几个喽啰。此时连黑一拍腰间之剑,沉声喝道:“在这里,我就是王法!还不快帮这位老板卸货!”
此言既出,喽啰们壮着胆靠了上去,商人脸色一凛,亦是往身后招了招手:
“伙计们,有人要来横的,接着了!”
跟着商人一起进城的几个汉子也靠了上来,站在商人身后。
两方对峙,气氛尴尬的很,冲突一触即发。
连黑咧嘴一笑:“这几个乡巴佬妨碍我们做生意,兄弟们,上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