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感情的,不管杨思俭一家最初存了什么心思,瑜娘陪了她这么多年,荣国夫人是真心地疼她的。
瑜娘若能如意嫁给太子弘,也算是自家人,她只会为她高兴。
可现在,荣国夫人不痛快了。
便要避嫌,等过了这几日,明着与她说了,她只有支持的,难道还会不痛快?
她刚经历了丧女之痛,这件事又牵涉到敏之敏之在她心里,如珍似宝,向来只有他赚弃别人,哪有别人嫌弃他的?
而且,她知道敏之一向心气高傲,杨家急着作出这般撇清的情状,虽然他如今心思恍惚,待回过神来,想起这一幕,只怕心里不会好受。
荣国夫人心中冷笑,无论如何,杨夫人再多考虑,也不该在这个时候不顾多年情份,且做得这般露骨。
敏之与瑜娘,这么多年“表兄”“表妹”叫下来,他如今丧母,就让她安慰他几句,谁又能说出个“不”字来呢?
真是小家子气。
想着杨夫人从前跟前跟后的殷勤模样,对敏之的百般夸赞,荣国夫人心里的不悦,真是按也按不住。
都说过河拆桥,这河还没过上一半呢,杨家倒赶着拆桥了。
世事多变,不到最后,谁知道事情会怎样?
这般小家子气,可见是个福薄的,哪里当得起母仪天下几个字?
荣国夫人心中腹诽不断,脸色却丝毫未变。
二圣率着皇子们,早就来吊唁过郑国夫人了,再没想到,杨氏与瑜娘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又来了。
事出意外,几个赶巧仍留在府中的人,在二圣面前,虽然哭得更是伤心,与家人的对视中,眉梢眼角却控制不住地浮上了两分喜色。
李治沉浸在悲伤中,眼中除了郑国夫的灵柩,哪有他物?
武后虽然悲伤,倒还控制得住自己人。
逝者为大,赶在臣子们欲对圣上与自己行礼之前,止住了他们。
二圣领着皇子们进了灵堂,除武敏之表情如常外,其余的孝子贤孙们,惊得都差点忘了哭。
还是荣国夫人反应快,在婢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用绢帕捂着脸,号啕大哭着迎了上去。
身后跟着响起了痛哭声。
是李治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向郑国夫人的灵台。他的神情很是悲痛,虽有人扶着,步子仍有些不稳。
为郑国夫人上完香,他却并没有走开,而是默立在那里,望着郑国夫人的灵牌出神。
想到顺娘陪了自己这许多年,自己却未能见上她最后一面,不由心如刀割。
“大家。”武后举着香,在李治身畔轻声唤道。
李治让开位置,退回到荣国夫人身边。见荣国夫人要行礼,他忙道:“老夫人休得多礼。”
同时伸出双手扶住了她,与荣国夫人一道,放声大哭起来。
“老夫人节哀。”他安慰着荣国夫人,自己眼中的泪,却淌个不住。
他颤抖着嘴唇,低声问道:“顺娘走得可好?”
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他,只是上次国公府一片忙乱,心中虽然挂念,却来不及问。
“谢大家关心。”荣国夫人也是老泪纵横,“顺娘病中,虽饱受病痛折磨,走得还算安祥。”
李治哽咽道:“是我对不住她。早想着要来探她的,谁想却犯了旧疾”他握拳捶着自己的额头,看上去真是无限懊悔,不胜悲伤。
“大家保重身子要紧。你便不来,顺娘也知你的心意。在她心里,第一个放心不下的,便是大家。她自己尚在病中,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日却要念叨大家好几回。”
李治默然。
顺娘病重,他原本想着要来看看她的,却以自己有疾在身为由,一天一天拖延了下来。
这许多年来,他拖延的事儿,也不止这一桩。
他虽然饱受病痛折磨,有时却又很感谢这病。只因许多不愿面对的事儿,这病就成了最好的逃避藉口。
只是他没想到,顺娘居然会一病不起。
“她……顺娘可有什么话留给我?”李治沉声问。
他与皇后多年夫妻,如今的关系,却早已不象夫妻,更象是政治上的盟友。
倒是顺娘,终日陪伴在他身边,痛苦时给他安慰,伤心时陪他落泪,虽无名无份,却给了他妻的温暖而柔情。
想起顺娘无怨无悔地陪了他这么多年,想起他曾经许下的诺言,他觉得有些内疚。
荣国夫人道:“顺娘也没别的话,不过是牵挂大家的身子……她要我记得转告大家,一定要要保重身子。说大家这病,须得好生静养,最忌忧思操劳。还要大家记得服药她在泉下,也会为大家祈祷。”
李治闻言大为感动。
他原以为,顺娘会怨他,甚至,会恨他。谁想到,她还是如从前般待他。
荣国夫人揾了揾眼睛,“除了大家,她放心不下的,还有敏之……”
李治望了一眼武敏之。
对这个侄子,李治一直怀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侄子的感情。
因为他不只是皇后的侄子,还是月娘的兄长,顺娘的儿子,三重身份下,他在李治心中的份量也跟着翻了倍。
武敏之憔悴不堪神情木然的模样,让李治的心里生出了阵阵酸楚。
两年前,他与他,同时失去了心爱的月娘。如今,又都失去了顺娘……
他与这个侄子,同病相怜哪。
李治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却只是俯身拍了拍武敏之的肩:“贤侄,你放心。以后,万事有我。”
荣国夫人暗地里舒了口气,她要的就是李治这句话。
“敏之,还不谢过圣人。”她一边拭泪一边提醒武敏之。
武敏之长跪在地。
李治再拍拍他的肩,叹了口气。
荣国夫人看了武后一眼,发现武后也在看着她。她忙用绢帕捂住了脸,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不是她不相信武后,只是这个女儿,如今委实让她有些看不透。
而圣人,生性仁厚。虽为帝王,相比女儿,却要简单率真些。
况且,在圣人心里,还有月娘与顺娘的情份在。女儿心中,对月娘与顺娘,究竟是什么感情,荣国夫人觉得,真是难说得很。
她含着泪,替顺娘谢了李治。见武后上完香走到自己身边,又顺势谢了武后:“敏之得大家与皇后照顾,顺娘自然是放心的。”
李治要荣国夫人休得客气,武后也淡然道:“都是自家人,阿娘纵然不说这番话,媚娘也知道该怎么做。”
荣国夫人又让武敏之谢二圣。武敏之沉照旧是长跪在地,一个字都没有。
荣国夫人哽咽着对李治道:“这孩子是伤心太过,糊涂了,礼仪不周,望大家与皇后莫怪。自顺娘走后,这几日他便是这般模样,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吐。他虽一片孝心,这样不言不语的,到底不是个事儿。这样下去,只怕顺娘还未落葬,他便要撑不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瑜娘若能如意嫁给太子弘,也算是自家人,她只会为她高兴。
可现在,荣国夫人不痛快了。
便要避嫌,等过了这几日,明着与她说了,她只有支持的,难道还会不痛快?
她刚经历了丧女之痛,这件事又牵涉到敏之敏之在她心里,如珍似宝,向来只有他赚弃别人,哪有别人嫌弃他的?
而且,她知道敏之一向心气高傲,杨家急着作出这般撇清的情状,虽然他如今心思恍惚,待回过神来,想起这一幕,只怕心里不会好受。
荣国夫人心中冷笑,无论如何,杨夫人再多考虑,也不该在这个时候不顾多年情份,且做得这般露骨。
敏之与瑜娘,这么多年“表兄”“表妹”叫下来,他如今丧母,就让她安慰他几句,谁又能说出个“不”字来呢?
真是小家子气。
想着杨夫人从前跟前跟后的殷勤模样,对敏之的百般夸赞,荣国夫人心里的不悦,真是按也按不住。
都说过河拆桥,这河还没过上一半呢,杨家倒赶着拆桥了。
世事多变,不到最后,谁知道事情会怎样?
这般小家子气,可见是个福薄的,哪里当得起母仪天下几个字?
荣国夫人心中腹诽不断,脸色却丝毫未变。
二圣率着皇子们,早就来吊唁过郑国夫人了,再没想到,杨氏与瑜娘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又来了。
事出意外,几个赶巧仍留在府中的人,在二圣面前,虽然哭得更是伤心,与家人的对视中,眉梢眼角却控制不住地浮上了两分喜色。
李治沉浸在悲伤中,眼中除了郑国夫的灵柩,哪有他物?
武后虽然悲伤,倒还控制得住自己人。
逝者为大,赶在臣子们欲对圣上与自己行礼之前,止住了他们。
二圣领着皇子们进了灵堂,除武敏之表情如常外,其余的孝子贤孙们,惊得都差点忘了哭。
还是荣国夫人反应快,在婢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用绢帕捂着脸,号啕大哭着迎了上去。
身后跟着响起了痛哭声。
是李治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向郑国夫人的灵台。他的神情很是悲痛,虽有人扶着,步子仍有些不稳。
为郑国夫人上完香,他却并没有走开,而是默立在那里,望着郑国夫人的灵牌出神。
想到顺娘陪了自己这许多年,自己却未能见上她最后一面,不由心如刀割。
“大家。”武后举着香,在李治身畔轻声唤道。
李治让开位置,退回到荣国夫人身边。见荣国夫人要行礼,他忙道:“老夫人休得多礼。”
同时伸出双手扶住了她,与荣国夫人一道,放声大哭起来。
“老夫人节哀。”他安慰着荣国夫人,自己眼中的泪,却淌个不住。
他颤抖着嘴唇,低声问道:“顺娘走得可好?”
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他,只是上次国公府一片忙乱,心中虽然挂念,却来不及问。
“谢大家关心。”荣国夫人也是老泪纵横,“顺娘病中,虽饱受病痛折磨,走得还算安祥。”
李治哽咽道:“是我对不住她。早想着要来探她的,谁想却犯了旧疾”他握拳捶着自己的额头,看上去真是无限懊悔,不胜悲伤。
“大家保重身子要紧。你便不来,顺娘也知你的心意。在她心里,第一个放心不下的,便是大家。她自己尚在病中,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日却要念叨大家好几回。”
李治默然。
顺娘病重,他原本想着要来看看她的,却以自己有疾在身为由,一天一天拖延了下来。
这许多年来,他拖延的事儿,也不止这一桩。
他虽然饱受病痛折磨,有时却又很感谢这病。只因许多不愿面对的事儿,这病就成了最好的逃避藉口。
只是他没想到,顺娘居然会一病不起。
“她……顺娘可有什么话留给我?”李治沉声问。
他与皇后多年夫妻,如今的关系,却早已不象夫妻,更象是政治上的盟友。
倒是顺娘,终日陪伴在他身边,痛苦时给他安慰,伤心时陪他落泪,虽无名无份,却给了他妻的温暖而柔情。
想起顺娘无怨无悔地陪了他这么多年,想起他曾经许下的诺言,他觉得有些内疚。
荣国夫人道:“顺娘也没别的话,不过是牵挂大家的身子……她要我记得转告大家,一定要要保重身子。说大家这病,须得好生静养,最忌忧思操劳。还要大家记得服药她在泉下,也会为大家祈祷。”
李治闻言大为感动。
他原以为,顺娘会怨他,甚至,会恨他。谁想到,她还是如从前般待他。
荣国夫人揾了揾眼睛,“除了大家,她放心不下的,还有敏之……”
李治望了一眼武敏之。
对这个侄子,李治一直怀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侄子的感情。
因为他不只是皇后的侄子,还是月娘的兄长,顺娘的儿子,三重身份下,他在李治心中的份量也跟着翻了倍。
武敏之憔悴不堪神情木然的模样,让李治的心里生出了阵阵酸楚。
两年前,他与他,同时失去了心爱的月娘。如今,又都失去了顺娘……
他与这个侄子,同病相怜哪。
李治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却只是俯身拍了拍武敏之的肩:“贤侄,你放心。以后,万事有我。”
荣国夫人暗地里舒了口气,她要的就是李治这句话。
“敏之,还不谢过圣人。”她一边拭泪一边提醒武敏之。
武敏之长跪在地。
李治再拍拍他的肩,叹了口气。
荣国夫人看了武后一眼,发现武后也在看着她。她忙用绢帕捂住了脸,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不是她不相信武后,只是这个女儿,如今委实让她有些看不透。
而圣人,生性仁厚。虽为帝王,相比女儿,却要简单率真些。
况且,在圣人心里,还有月娘与顺娘的情份在。女儿心中,对月娘与顺娘,究竟是什么感情,荣国夫人觉得,真是难说得很。
她含着泪,替顺娘谢了李治。见武后上完香走到自己身边,又顺势谢了武后:“敏之得大家与皇后照顾,顺娘自然是放心的。”
李治要荣国夫人休得客气,武后也淡然道:“都是自家人,阿娘纵然不说这番话,媚娘也知道该怎么做。”
荣国夫人又让武敏之谢二圣。武敏之沉照旧是长跪在地,一个字都没有。
荣国夫人哽咽着对李治道:“这孩子是伤心太过,糊涂了,礼仪不周,望大家与皇后莫怪。自顺娘走后,这几日他便是这般模样,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吐。他虽一片孝心,这样不言不语的,到底不是个事儿。这样下去,只怕顺娘还未落葬,他便要撑不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