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夫人派头好大。”坐在前面一桌的四太太这时候回过头来说了一句,笑吟吟的。
杜氏微微一笑,未置一词。
孔太太回来的时候,依旧坐到杜氏身边。静漪听到她低声说:“……家里有急事呢……咱们且听戏,今儿程老板和孟老板的戏真是绝了……”
静漪按了下手指。
被瓜子壳扎伤的指甲印子,渗出一丝暗红来。
回去的路上,静漪沉默。
杜氏似乎有些累,也不说话,只是在下车前,她说:“过两日,陶家合家上下来家里做客,你可不能总这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既是答应了你父亲,就该欢欢喜喜的,知道吗?”
“知道,母亲。”静漪回答。
车窗开了一条缝隙,吹进来的风,凉飕飕的。
静漪说完这句话,摸了摸自己的手臂。
*************
陶盛川携眷来程府作客的日子,是在七月十九。
前一天刚刚下过了一场雨,从早上起天气晴朗而略有些潮润,已然没有前些日子的酷热难耐。
“有些秋意了。”宛帔坐在静漪的房里,望望窗外,又望望正在翠喜和秋薇的帮助下试穿新衣服的静漪。
一身藕荷色的裙褂,穿在静漪身上,衬得静漪愈加的肤白如雪。
宛帔这样看着,就有些发呆。
她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是一头如墨般的发,点漆似的眸,仿佛珊瑚的唇,编贝样的齿……就连眉宇间的那一丝忧郁,都像极了。
她强抑住喉间就要逸出的叹息。
翠喜正拿了一挂珠链,宛帔见状走过来,拿过来,给静漪戴上。
“娘,我自己来。”静漪说。
静漪摸索着珠链的挂扣,在颈后扣了半天才弄好。
指甲盖大小的颗颗浑圆的珠子,呈深紫色。
“太太想的周到,这新褂子的颜色,正得这样的珠子配才好看……我记得前阵子姑姑给你那一挂珠链呢,虽然没这个大,也很看得过去……”宛帔替静漪弄整齐些,从镜子里看看。正在最好年纪的女儿,不施粉黛,已然好看至极。她微笑了下,轻声的嘱咐:“听说今儿陶夫人是要来的。女客还有陶家二少奶奶。你记住不要多话,听你父亲和母亲的话行事……听见没有?”
静漪看了宛帔,微笑了一下。
笑靥浅浅两弯红唇,笑是无忧无虑的样子。
电话铃响起,秋薇赶忙跑去接了电话。
“娘知道你心里还不痛快。”宛帔揉着静漪的颊腮,说:“不痛快也得忍着,好歹今儿这场面你得撑下来。”
静漪说:“好。”
这倒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她从小就知道,其实越是大场面越好应付,她只要不说话,跟在母亲身边就行了。
外面秋薇放下听筒说:“太太,大太太那边来电话,说时候差不多了,要咱们过去呢。”
静漪转身凑近了镜子,拿手帕擦了眼角,笑着说:“娘,咱们走吧。”
宛帔见静漪是这样的态度,心想能高高兴兴的去,这总归不是坏事。她心下略安,交待翠喜跟着去。她一转身的工夫,忽的觉得哪儿不对劲,随手捞过静漪的手腕子,问:“剩下的那只镯子呢?”
静漪见母亲脸上倏然变色,顿了一下,知道没法子瞒天过海,就说了实话:“前些天在街上送给那马夫了。”
乔妈翠喜都吸了口凉气,不敢出声。
宛帔一口气险些没上来,就听静漪又说:“还有上年生日,大姐给我的珠链。”
宛帔握着帕子一下子打在静漪的肩头,说:“你……你这孩子,你要气死为娘是不是?你……你明知道那是……那是什么……你!”她一时深悔自己这些日子神短,竟又没顾及到这微小之处,于是手指忍不住要狠狠的去戳静漪的头,忽然想到眼下最紧要的不是骂静漪,急忙对翠喜说:“快,快回屋去拿……开箱子找那对羊脂玉镯……我记得……”
“在那描金漆皮箱子最下面一格。”翠喜说。
“去找!找到快些拿来,快!”宛帔这边打发翠喜出去,一手拉了静漪,拖着她就出了房门,“先戴上,说不定还能蒙混一时……不管送给了谁,去要回来……”
“送人了怎么还好要回来呢。”静漪说。
“怎么不好要回来?不管用什么办法,不惜代价都得要回来!”宛帔说。
静漪听着,母亲讲话不惯厉声厉色,这么狠的话,仍是柔和的语调。
“娘,您说话,越来越像父亲的口气了。”静漪说。
宛帔气结。她也知道自己刚刚是气糊涂了,听静漪说是送给马夫了,她也就知道一定是要不回来的。怪就怪这几日她只顾了盯着她老老实实的呆在房中不出去,愣是没想到注意到这儿来。她一转眼又瞪乔妈和秋薇。这二人自知理亏,早就悄悄儿的退了几步远,也不言声。
“娘,这些身外之物,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关系?横竖我人都在这里的。”静漪说。
等翠喜捧着一个锦囊来到近前,宛帔劈手把那锦囊取过来,颤着手把锦囊的抽口打开,金色的丝绦在她手里乱战一气,囊中玉镯叮铃脆响。一对样式古朴的羊脂玉镯子被宛帔拿在手上,二话不说,给静漪每个手腕戴上一只。
静漪看那镯子,虽然和她原先那对从玉质到款式不尽相同,乍看上去却足以以假乱真。若不近了看,还真是分辨不清的。她拢了镯子。
宛帔将锦囊塞回翠喜手上,握起静漪的手腕子,拽着她边走边说:“记住了,袖子拢好了……若是被太太看到,或者老爷看到,我看你怎么办!那是陶家当初定亲的时候给的信物,信物怎么能丢了!”
“瞒着母亲?”静漪问。
“今天当然得瞒着,你想讨打吗?”宛帔没好气的说。
“母亲再不为这样的事打我……”静漪低声嘟哝。
“你还有理了,这是寻常的事情吗?”宛帔说。
她也不要轿子抬,拉着静漪走。
婆子抬着两抬小竹轿跟上,被她一挥手屏退。
静漪跟着宛帔走,总是要适应她的脚步。
宛帔生了气,脚下却比平时走的更快些。
静漪低头,从母亲长长的裙下,根本看不到鞋子——父亲妻妾四人,唯有她的母亲是小脚的——她想象不出,这对小脚竟也曾远渡重洋,也曾跟着父亲去过欧洲大陆几乎所有的国家……她也不能想象,母亲这样的小脚女人,走在莱茵河畔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形。哦,母亲是从不穿洋装的;穿上洋装该是什么样子的?她其实不能想象,像母亲,是穿洋装的。她就是工笔画里走出来的仕女……
从杏庐到杜氏的住处要走好长的路。
宛帔走着走着,气息似乎平了很多,也就渐渐的松了静漪的手。静漪倒来挽起她的手臂,被她拂开,瞪了一眼。
静漪只好跟在她的身后。
她们是从侧门走进了杜氏居所的院子里。
静漪心里有些莫名的发慌,虽然她主意已定。而她也已经知道今天她要见到谁……这几天,她想了无数次,见到陶骧,她要说什么。
远远的传来脚步声,静漪追上去拉了母亲的手一下。
此时她们正顺着廊子走,隔着院墙上镂空的窗,能看到那院子里正走进人来——静漪拉着母亲的停下来,说:“娘,等等,有人来了。”
宛帔皱眉,静漪对她示意。
她便透过那窗子看过去。
隔着亮纱,应是她们能看到院子里,院子里的人看不到她们——走在最前面的是程府的大管家程大福。他在右前方引路,不时要稍停一下脚步适应后面的各位。
静漪看到一位身材挺直而高大的长者。从走道的姿势,此人定然是军人无疑。也就是说,他应该就是陶盛川了……与陶盛川走在一处的是父亲。穿着长衫的父亲,和同样穿着长衫的陶胜川携着手,谈笑风生。
她见惯了父亲不苟言笑,这么发自内心的高兴样子,实属少见。
程世运与陶盛川不时大笑。程世运偶尔指点一下宅内某处,陶盛川脚步稍作停留,说句什么,就又是一阵会心的笑声。
静漪不知不觉的就攥紧了手。
跟在陶盛川和程世运身后的是三男两女。除了细瘦高挑的之慎,那两位男子同陶盛川的身材气质都很相似,比起之慎来,几乎要宽厚出一半去。那两位女子一老一少,都身着旗袍。
静漪的目光锁定在走在最后面的那个男子身上——比起其他人来,陶骧的脚步显然更稳。新近来程家做客的人不少都是慕名来参观庆王府风采的,进得园来,无不左顾右盼,他却目不斜视……静漪正想着,陶骧就转了下头。
杜氏微微一笑,未置一词。
孔太太回来的时候,依旧坐到杜氏身边。静漪听到她低声说:“……家里有急事呢……咱们且听戏,今儿程老板和孟老板的戏真是绝了……”
静漪按了下手指。
被瓜子壳扎伤的指甲印子,渗出一丝暗红来。
回去的路上,静漪沉默。
杜氏似乎有些累,也不说话,只是在下车前,她说:“过两日,陶家合家上下来家里做客,你可不能总这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既是答应了你父亲,就该欢欢喜喜的,知道吗?”
“知道,母亲。”静漪回答。
车窗开了一条缝隙,吹进来的风,凉飕飕的。
静漪说完这句话,摸了摸自己的手臂。
*************
陶盛川携眷来程府作客的日子,是在七月十九。
前一天刚刚下过了一场雨,从早上起天气晴朗而略有些潮润,已然没有前些日子的酷热难耐。
“有些秋意了。”宛帔坐在静漪的房里,望望窗外,又望望正在翠喜和秋薇的帮助下试穿新衣服的静漪。
一身藕荷色的裙褂,穿在静漪身上,衬得静漪愈加的肤白如雪。
宛帔这样看着,就有些发呆。
她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是一头如墨般的发,点漆似的眸,仿佛珊瑚的唇,编贝样的齿……就连眉宇间的那一丝忧郁,都像极了。
她强抑住喉间就要逸出的叹息。
翠喜正拿了一挂珠链,宛帔见状走过来,拿过来,给静漪戴上。
“娘,我自己来。”静漪说。
静漪摸索着珠链的挂扣,在颈后扣了半天才弄好。
指甲盖大小的颗颗浑圆的珠子,呈深紫色。
“太太想的周到,这新褂子的颜色,正得这样的珠子配才好看……我记得前阵子姑姑给你那一挂珠链呢,虽然没这个大,也很看得过去……”宛帔替静漪弄整齐些,从镜子里看看。正在最好年纪的女儿,不施粉黛,已然好看至极。她微笑了下,轻声的嘱咐:“听说今儿陶夫人是要来的。女客还有陶家二少奶奶。你记住不要多话,听你父亲和母亲的话行事……听见没有?”
静漪看了宛帔,微笑了一下。
笑靥浅浅两弯红唇,笑是无忧无虑的样子。
电话铃响起,秋薇赶忙跑去接了电话。
“娘知道你心里还不痛快。”宛帔揉着静漪的颊腮,说:“不痛快也得忍着,好歹今儿这场面你得撑下来。”
静漪说:“好。”
这倒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她从小就知道,其实越是大场面越好应付,她只要不说话,跟在母亲身边就行了。
外面秋薇放下听筒说:“太太,大太太那边来电话,说时候差不多了,要咱们过去呢。”
静漪转身凑近了镜子,拿手帕擦了眼角,笑着说:“娘,咱们走吧。”
宛帔见静漪是这样的态度,心想能高高兴兴的去,这总归不是坏事。她心下略安,交待翠喜跟着去。她一转身的工夫,忽的觉得哪儿不对劲,随手捞过静漪的手腕子,问:“剩下的那只镯子呢?”
静漪见母亲脸上倏然变色,顿了一下,知道没法子瞒天过海,就说了实话:“前些天在街上送给那马夫了。”
乔妈翠喜都吸了口凉气,不敢出声。
宛帔一口气险些没上来,就听静漪又说:“还有上年生日,大姐给我的珠链。”
宛帔握着帕子一下子打在静漪的肩头,说:“你……你这孩子,你要气死为娘是不是?你……你明知道那是……那是什么……你!”她一时深悔自己这些日子神短,竟又没顾及到这微小之处,于是手指忍不住要狠狠的去戳静漪的头,忽然想到眼下最紧要的不是骂静漪,急忙对翠喜说:“快,快回屋去拿……开箱子找那对羊脂玉镯……我记得……”
“在那描金漆皮箱子最下面一格。”翠喜说。
“去找!找到快些拿来,快!”宛帔这边打发翠喜出去,一手拉了静漪,拖着她就出了房门,“先戴上,说不定还能蒙混一时……不管送给了谁,去要回来……”
“送人了怎么还好要回来呢。”静漪说。
“怎么不好要回来?不管用什么办法,不惜代价都得要回来!”宛帔说。
静漪听着,母亲讲话不惯厉声厉色,这么狠的话,仍是柔和的语调。
“娘,您说话,越来越像父亲的口气了。”静漪说。
宛帔气结。她也知道自己刚刚是气糊涂了,听静漪说是送给马夫了,她也就知道一定是要不回来的。怪就怪这几日她只顾了盯着她老老实实的呆在房中不出去,愣是没想到注意到这儿来。她一转眼又瞪乔妈和秋薇。这二人自知理亏,早就悄悄儿的退了几步远,也不言声。
“娘,这些身外之物,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关系?横竖我人都在这里的。”静漪说。
等翠喜捧着一个锦囊来到近前,宛帔劈手把那锦囊取过来,颤着手把锦囊的抽口打开,金色的丝绦在她手里乱战一气,囊中玉镯叮铃脆响。一对样式古朴的羊脂玉镯子被宛帔拿在手上,二话不说,给静漪每个手腕戴上一只。
静漪看那镯子,虽然和她原先那对从玉质到款式不尽相同,乍看上去却足以以假乱真。若不近了看,还真是分辨不清的。她拢了镯子。
宛帔将锦囊塞回翠喜手上,握起静漪的手腕子,拽着她边走边说:“记住了,袖子拢好了……若是被太太看到,或者老爷看到,我看你怎么办!那是陶家当初定亲的时候给的信物,信物怎么能丢了!”
“瞒着母亲?”静漪问。
“今天当然得瞒着,你想讨打吗?”宛帔没好气的说。
“母亲再不为这样的事打我……”静漪低声嘟哝。
“你还有理了,这是寻常的事情吗?”宛帔说。
她也不要轿子抬,拉着静漪走。
婆子抬着两抬小竹轿跟上,被她一挥手屏退。
静漪跟着宛帔走,总是要适应她的脚步。
宛帔生了气,脚下却比平时走的更快些。
静漪低头,从母亲长长的裙下,根本看不到鞋子——父亲妻妾四人,唯有她的母亲是小脚的——她想象不出,这对小脚竟也曾远渡重洋,也曾跟着父亲去过欧洲大陆几乎所有的国家……她也不能想象,母亲这样的小脚女人,走在莱茵河畔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形。哦,母亲是从不穿洋装的;穿上洋装该是什么样子的?她其实不能想象,像母亲,是穿洋装的。她就是工笔画里走出来的仕女……
从杏庐到杜氏的住处要走好长的路。
宛帔走着走着,气息似乎平了很多,也就渐渐的松了静漪的手。静漪倒来挽起她的手臂,被她拂开,瞪了一眼。
静漪只好跟在她的身后。
她们是从侧门走进了杜氏居所的院子里。
静漪心里有些莫名的发慌,虽然她主意已定。而她也已经知道今天她要见到谁……这几天,她想了无数次,见到陶骧,她要说什么。
远远的传来脚步声,静漪追上去拉了母亲的手一下。
此时她们正顺着廊子走,隔着院墙上镂空的窗,能看到那院子里正走进人来——静漪拉着母亲的停下来,说:“娘,等等,有人来了。”
宛帔皱眉,静漪对她示意。
她便透过那窗子看过去。
隔着亮纱,应是她们能看到院子里,院子里的人看不到她们——走在最前面的是程府的大管家程大福。他在右前方引路,不时要稍停一下脚步适应后面的各位。
静漪看到一位身材挺直而高大的长者。从走道的姿势,此人定然是军人无疑。也就是说,他应该就是陶盛川了……与陶盛川走在一处的是父亲。穿着长衫的父亲,和同样穿着长衫的陶胜川携着手,谈笑风生。
她见惯了父亲不苟言笑,这么发自内心的高兴样子,实属少见。
程世运与陶盛川不时大笑。程世运偶尔指点一下宅内某处,陶盛川脚步稍作停留,说句什么,就又是一阵会心的笑声。
静漪不知不觉的就攥紧了手。
跟在陶盛川和程世运身后的是三男两女。除了细瘦高挑的之慎,那两位男子同陶盛川的身材气质都很相似,比起之慎来,几乎要宽厚出一半去。那两位女子一老一少,都身着旗袍。
静漪的目光锁定在走在最后面的那个男子身上——比起其他人来,陶骧的脚步显然更稳。新近来程家做客的人不少都是慕名来参观庆王府风采的,进得园来,无不左顾右盼,他却目不斜视……静漪正想着,陶骧就转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