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杨帆有点顾忌鉴定顾问这个身份,拍卖行那些鉴定师,应该都算是前辈吧?你冒冒然就爬到人家头上去,多少会有点不舒服吧?
这一点,何探表示让杨帆放心。经过上次的事情,拍卖行那几个鉴定师面上无光,不敢提什么是非。另外,有贾老的身份摆在那,谁敢说什么?
“走,带你去拜访一个人。”何探开口道。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二个目的,为了一件拍卖品来的,也是下一次拍卖会的重头戏之一。
路上,他跟杨帆解释,那人是登丰市的一个隐形富豪,也是一个慈善家。这次,是准备拿出收藏的一件宝贝来拍卖,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给老人院,改善老人院孤苦老人的生活。
“他在你们登丰市,也算是一个传奇了。当然,已经是快十年的事情,现在还记得他的人恐怕不多。”何探说道。
那人叫黄世权,十年前做起走私生意,专门从国外走私一些稀有资源,高价贩卖给国家,赚得很厉害,国家甚至还为了做出的贡献记了功。
又能赚大钱,又能让国家记功,当时可是很多人羡慕的。
然而,其他人都没有门路,只能看着眼红。
除此之外,黄世权很热衷从国外回购流失的文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绝对是一个收藏大家,藏品足以建立一座小型的博物馆。
杨帆有点诧异,那么一个人物,居然住在郊区。
来到黄世权的家中,这里不算很豪华,但装修得古香古气,地方很宽敞,守护严实,让人一看,第一感觉就是厚重。
黄世权亲自接见何探:“你爷爷何老最近可好?”
“他老人家现在日子优哉游哉,当然好了。”何探笑道。
他们两家,也算是有点交情,以前,黄世权没少赠送宝物给他爷爷,但收下的很少,省得落入别人的眼线,惹来争议。
接着,何探给黄世权介绍一下杨帆。
“原来是贾老的高徒,以后多联系。”黄世权开口道,本来没太在意,但听到是贾老的徒弟,马上正视起来。
“好的!以后还要黄老板多多关照。”杨帆连忙说道。
他观察这个人,也就是五十岁左右,据说还没有孩子,难怪那么热衷做善事。
三人聊了一会,进入正题,黄世权从里面拿出来一卷画。根据他刚才的介绍,是他在美国一个私人慈善拍卖会拍到的,不贵,仇英的仕女图。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你们先看看,我回来也让人掌眼过,应该是真迹无疑的。”黄世权对杨帆跟何探说道。
何探看了眼杨帆,意思很明显,他不懂这些鉴定,就看杨帆的了。
杨帆点点头,戴上黄世权准备的手套,将卷画展开,的确是一幅仕女图。他没有马上用明目符看,而是认真观察分析。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
杨帆知道,这个明朝著名画家非常擅长白描,可谓是一绝的。
观察了半响,发现这幅画风格上很接近仇英的画风,但总感觉有点刻意为之一样。这让他引起注意,谨慎起来,从笔墨纸张等出发,一一辨认。
纸张没有问题,是明清时期的古纸,至于装裱在外面的新纸,那就不算了。
鉴定古画真伪,纸张往往是大家首先关注的,也是造假人士下足功夫的一方面。
新画做旧常用的方法是直染法和熏染法。
所谓直染法,就是将临好的画放在玻璃平面上,用排笔将隔夜的浓茶在画作上反复涂抹,让茶色完全挂在宣纸上。
在此基础上,再用稀释后的食用醋在上面喷洒,使颜色均匀被画纸吸收。如此涂染多次,放置一星期后纸张的颜色发黄,再过一段时间后,纸张的颜色黄中略显灰色。看上去就有了旧纸的感觉。
熏染法,就是在东西做好之后,造假者就会把书画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屋子里用,用点燃椰子壳或者香火,冒出来的烟来熏。经过多日熏烤,纸张上就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咖啡色。
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手法。目前科技那么发达,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厉害,专家都有可能打眼。
然而,笔墨好像出了点问题,竟然是新墨,只要认真闻一下便得知。
随后,杨帆利用明目符检查,果然不出所料。纸张是古纸,造假的人还算有点良心,和自知之明。
不过,画面则是利用高科技仪器,仿描一幅真画而成,如果不注意墨迹,几乎是很少人能辨认出真假。
“怎么样?”何探见杨帆看了那么久,忍不住询问。
杨帆微微摇头:“我看得不是很准。”
这话一出,就代表他觉得这幅画不真。一般来说,即便看出是赝品,也不能说得太直接,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含蓄美,不会让人家太尴尬。
黄世权脸色微微一变,心中其实对杨帆的鉴定能力还是抱有几丝怀疑的。
“其实,从画风、纸张等,这幅画都可以以假乱真。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这墨迹,只要懂墨的人一闻,便知道是新墨。”杨帆继续说道。
何探微微皱眉,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黄世权一个电话拨出去:“陈先生,麻烦你过来一趟。”
其实,说到底,对杨帆的能力还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尽管这年轻人是贾老的弟子,但真的太年轻了。
陈先生是他一个很厉害的掌眼,在国外帮了不少忙。这幅画也就陈先生没有看过,于是叫他过来鉴定一下。
对此,何探跟杨帆都没说什么,知道这家伙心里肯定不爽。这份不爽并不是针对他们两人的。
多谢书友150520113811176的打赏!求收藏、推荐票!其实,天天求很没节操,但酸菜也没办法,无非就是想成绩好点,太差的话,编辑放弃,没有推荐,一本书就算是腹死胎中了。
这一点,何探表示让杨帆放心。经过上次的事情,拍卖行那几个鉴定师面上无光,不敢提什么是非。另外,有贾老的身份摆在那,谁敢说什么?
“走,带你去拜访一个人。”何探开口道。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二个目的,为了一件拍卖品来的,也是下一次拍卖会的重头戏之一。
路上,他跟杨帆解释,那人是登丰市的一个隐形富豪,也是一个慈善家。这次,是准备拿出收藏的一件宝贝来拍卖,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给老人院,改善老人院孤苦老人的生活。
“他在你们登丰市,也算是一个传奇了。当然,已经是快十年的事情,现在还记得他的人恐怕不多。”何探说道。
那人叫黄世权,十年前做起走私生意,专门从国外走私一些稀有资源,高价贩卖给国家,赚得很厉害,国家甚至还为了做出的贡献记了功。
又能赚大钱,又能让国家记功,当时可是很多人羡慕的。
然而,其他人都没有门路,只能看着眼红。
除此之外,黄世权很热衷从国外回购流失的文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绝对是一个收藏大家,藏品足以建立一座小型的博物馆。
杨帆有点诧异,那么一个人物,居然住在郊区。
来到黄世权的家中,这里不算很豪华,但装修得古香古气,地方很宽敞,守护严实,让人一看,第一感觉就是厚重。
黄世权亲自接见何探:“你爷爷何老最近可好?”
“他老人家现在日子优哉游哉,当然好了。”何探笑道。
他们两家,也算是有点交情,以前,黄世权没少赠送宝物给他爷爷,但收下的很少,省得落入别人的眼线,惹来争议。
接着,何探给黄世权介绍一下杨帆。
“原来是贾老的高徒,以后多联系。”黄世权开口道,本来没太在意,但听到是贾老的徒弟,马上正视起来。
“好的!以后还要黄老板多多关照。”杨帆连忙说道。
他观察这个人,也就是五十岁左右,据说还没有孩子,难怪那么热衷做善事。
三人聊了一会,进入正题,黄世权从里面拿出来一卷画。根据他刚才的介绍,是他在美国一个私人慈善拍卖会拍到的,不贵,仇英的仕女图。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你们先看看,我回来也让人掌眼过,应该是真迹无疑的。”黄世权对杨帆跟何探说道。
何探看了眼杨帆,意思很明显,他不懂这些鉴定,就看杨帆的了。
杨帆点点头,戴上黄世权准备的手套,将卷画展开,的确是一幅仕女图。他没有马上用明目符看,而是认真观察分析。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
杨帆知道,这个明朝著名画家非常擅长白描,可谓是一绝的。
观察了半响,发现这幅画风格上很接近仇英的画风,但总感觉有点刻意为之一样。这让他引起注意,谨慎起来,从笔墨纸张等出发,一一辨认。
纸张没有问题,是明清时期的古纸,至于装裱在外面的新纸,那就不算了。
鉴定古画真伪,纸张往往是大家首先关注的,也是造假人士下足功夫的一方面。
新画做旧常用的方法是直染法和熏染法。
所谓直染法,就是将临好的画放在玻璃平面上,用排笔将隔夜的浓茶在画作上反复涂抹,让茶色完全挂在宣纸上。
在此基础上,再用稀释后的食用醋在上面喷洒,使颜色均匀被画纸吸收。如此涂染多次,放置一星期后纸张的颜色发黄,再过一段时间后,纸张的颜色黄中略显灰色。看上去就有了旧纸的感觉。
熏染法,就是在东西做好之后,造假者就会把书画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屋子里用,用点燃椰子壳或者香火,冒出来的烟来熏。经过多日熏烤,纸张上就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咖啡色。
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手法。目前科技那么发达,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厉害,专家都有可能打眼。
然而,笔墨好像出了点问题,竟然是新墨,只要认真闻一下便得知。
随后,杨帆利用明目符检查,果然不出所料。纸张是古纸,造假的人还算有点良心,和自知之明。
不过,画面则是利用高科技仪器,仿描一幅真画而成,如果不注意墨迹,几乎是很少人能辨认出真假。
“怎么样?”何探见杨帆看了那么久,忍不住询问。
杨帆微微摇头:“我看得不是很准。”
这话一出,就代表他觉得这幅画不真。一般来说,即便看出是赝品,也不能说得太直接,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含蓄美,不会让人家太尴尬。
黄世权脸色微微一变,心中其实对杨帆的鉴定能力还是抱有几丝怀疑的。
“其实,从画风、纸张等,这幅画都可以以假乱真。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这墨迹,只要懂墨的人一闻,便知道是新墨。”杨帆继续说道。
何探微微皱眉,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黄世权一个电话拨出去:“陈先生,麻烦你过来一趟。”
其实,说到底,对杨帆的能力还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尽管这年轻人是贾老的弟子,但真的太年轻了。
陈先生是他一个很厉害的掌眼,在国外帮了不少忙。这幅画也就陈先生没有看过,于是叫他过来鉴定一下。
对此,何探跟杨帆都没说什么,知道这家伙心里肯定不爽。这份不爽并不是针对他们两人的。
多谢书友150520113811176的打赏!求收藏、推荐票!其实,天天求很没节操,但酸菜也没办法,无非就是想成绩好点,太差的话,编辑放弃,没有推荐,一本书就算是腹死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