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民觉得,青海之局势,一年比一年严重,如今吐蕃陈兵数十万于吐谷浑旧地,形势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候,”李晨先以几句危言听耸的话开始了自己的陈述,“这次吐蕃人集近三十万大军,准备在年后与我大唐军队决战,如果我大唐不严肃应对,青海局势不容乐观。”
李晨说着,把他在青海时候抓到吐蕃斥候,审讯而得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陛下,此事青海方面并未上报!”在李晨将情况说完后,裴行俭补充了一句。

“唔,真有此事?”其实这件事,裴行俭已经与李治说过了一下,只不过李治似乎不太相信,今天听李晨又说,不由的有点怀疑起来。

“陛下,臣和几名随从,亲自擒获了那名吐蕃百户,黑齿将军和工部刘尚书亲自审讯过那名吐蕃百户,所得的情报都上呈给了刘相公。臣相信那名吐蕃百户交待的不假,此人是论钦陵幼弟于勃论的亲信,小民遇到吐蕃斥候队的时候,是在距离我大唐军营不到一天里程的地方!”

李晨说着,又把那天遇到的情况,详细地说给了李治和裴行俭听。

说完了后,再道:“陛下,此事使人问询一下刘尚书和黑齿将军就能知道情况了。小民不知道刘相公为何不将此事上报,或许他另有安排!”因为刘仁轨以国事报私怨,又没将如此重要情况上报朝廷,李晨对这个老将军的印象下降了不少,今日没顾忌地把事儿说了出来。

李晨觉得,军情紧急,岂容儿戏,也不能拿这样至关重要的事用来与人争斗的。

原来的历史上,刘仁轨就因为与李敬玄的争斗,最终迫使朝廷同意他的请求,让李敬玄去青海领军,导致大唐军队在青海之战中大败。在这次败战中,刘仁轨肯定有其责任,即使他以前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是个受人尊敬的人物,但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好,也要声讨一下。

李治想了一下后,道:“裴侍郎,你去往青海后,将此事调查一下,再将调查情况送到长安来!”

“是,陛下!”裴行俭马上起身答应。

“朕觉得刘老爱卿没将此事上报,定有他的理由,相信他也为此做好了防备!”刘仁轨毕竟李治亲信的大臣,即使现在李治觉得刘仁轨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太妥当,还是为他开脱了一句。

李晨和裴行俭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裴行俭还给李晨以暗示,让李晨不要再讲与这件事有关的话。李晨也明白裴行俭的暗示,马上讲起了其他相关的事,从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逝说起。

李晨用自己的观点,详细地讲了一下吐蕃国内的局势,认为芒松芒赞死后,吐蕃国内局势经历了大动荡,并认为过去这一两年,是我大唐对吐蕃用兵的最好时候,只可惜现在已经错失了。

感叹了两句后,李晨又把他新的观点说了出来:“陛下,小民觉得,芒松芒赞去逝,其子被立为新赞普,但其子年幼,根本无法处理朝事,吐蕃国内的大权全被钦陵一家掌握。虽然现在钦陵已经基本掌控了其国内,但肯定有很多部落不服钦陵的统治。在芒松芒赞死后这段时间,吐蕃国内叛乱时起,这也说明了吐蕃国内派系林立,许多部落对钦陵阳奉阴违。”

“小民觉得,我大唐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派人到吐蕃国内游说,让其国内出现纷争,从内部理解吐蕃的国力。如果能成功挑起吐蕃国内的争斗,那即使裴侍郎此次出征没办法完全消灭青海的吐蕃人,也足以重创吐蕃的国力。在这一点上,小民觉得下嫁的文成公主可以利用一下。”

李晨的话,让裴行俭眉头挑了一挑,他瞪了李晨一眼,似乎在责怪李晨没与他说这个观点。不过裴行俭还是赞叹李晨所提,这也是一般人不会去想,毕竟吐蕃离大唐甚远,去往逻些城又很不方便。而且吐蕃国内的情况,大唐君臣都不太清楚,他们有什么样的争斗,有多少部落是与钦陵家庭有矛盾的全不知情。大唐对吐蕃的事了解甚少,连吐蕃赞普去逝这样的大事,都不曾探知。

与吐蕃争斗这么多年,朝臣们从来没想到过去策反吐蕃国内的势力,让他们生乱,窝里斗,然后拣便宜。虽然有大非川兵败及现在吐蕃陈兵数十万于青海,但大唐朝堂上的大臣们,对吐蕃还是有些不屑,这些计谋,甚至一些人都懒得想。在许多大臣心目中,辽东那一带比青海这样高原地重要的多,对付高丽、百济他们有很多想法,但对付吐蕃,朝臣们甚至都提不出好的办法来。

李晨这样一说,裴行俭马上受到触动,而李治也眉头扬了扬,似乎有点兴奋,“你继续说!”

“陛下,吐蕃如今是我大唐最强大的外敌,即使青海之战能击败他们,也不可能就将其威胁完全消除。依小民所想,此次战后,最有可能的局势就是双方在青海或者其他地方对峙。要将吐蕃人的威胁完全消除,至少要很多年的功夫。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想更多的办法,以削弱吐蕃人的实力。”

李晨娓娓而道:“军事打击是一方面,拉拢其国内一部力量,分化瓦解其国内各部落,让吐蕃各部落相互争斗。堡垒是容易从内部攻破的,相信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死后,其国内纷争会一直持续,很多人肯定不愿意钦陵一家独大,我们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吐蕃陷于分裂状态。文成公主在吐蕃国内挺有威望,朝廷可以使人联络一下她。还有,这些年吐蕃先后征服了羊同、苏毗等国,这些地方肯定没被吐蕃完全征服,我们也可以联合这些地方的力量,共同对付吐蕃人。”

“陛下,李晨说的不错,吐蕃的力量比我们预估的要强大的多!”裴行俭看到李治好像并没很在意李晨所说的话,赶紧附和了一句:“即使能在青海击败钦陵的人马,但我们依然无力攻灭吐蕃。上兵伐谋,如果能通过制造吐蕃国内的动乱而削弱其实力,那何乐而不为?”

李晨也赶紧接了一句,“陛下,如果我战争即将打响之时,吐蕃国内流传,钦陵要谋反,要取代年幼的赞普而立,那吐蕃国内的贵族,不可能不担心真的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建议,朝廷尽快派出人员,前往吐蕃国内,想办法联络不甘愿听从钦陵的部落头领,在其国内散布谣言,中伤钦陵兄弟,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此言有理!”李治想了想后,也马上点头认同,“此事就交由裴侍郎负责吧,具体怎么做,你自己揣度,人员在你抵达鄯州后再作安排。”

“是,陛下!”裴行俭明白李治还没完全明白他们两个人所说的全部含义,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答应。

见李治采纳了他所提的意见,李晨有点高兴,马上就把一些与裴行俭、刘审礼、王方翼等人讲过的观点,及一些最新总结过后关于吐蕃的论点,都很详细地讲了出来。

裴行俭所不曾听过的一些观点,比如在击败吐蕃军队后,要派驻重兵驻扎原吐谷浑土,并想办法将原吐谷浑地都变成大唐的国土这些观点,也都说了出来。

“陛下,我大唐军队浴血奋战而得之地,就应该是大唐的国土,不应该再交还给吐谷浑人,不然我大唐将士的血白流了,如今青海的形势证明了战后不加强治理的弊端很多,辽东之地也一样。小民觉得,打败青海的吐蕃人后,青海之土就应该纳入我大唐治下,这是陛下开疆拓土之功。小民觉得,战后如果能将吐蕃人赶出青海,赶出安西,那对这些新得之地,就要加强治理,让这些地方成为我大唐永久的国土,辽东之地也是一样,不应该让新罗人统治,不然还会有后续的战争。”

李晨的话让裴行俭有点骇然,李治的脸色也有点变得不好看了,但两个人最终没有出言斥责李晨。

李晨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在后面的讲述中放缓了语气,说的更委婉了。

刚才李晨说了很多,李治开始时候还挺有兴致地听,但听到后来,有点乏了,一副兴味索然的样子,还隐隐地打了个哈欠。

不过与李治对李晨这番话没太多兴奋相比,不知什么心理,躲在紫宸殿主殿的帘幕后面的武则天,却对李晨刚才这番话挺感兴趣。

“此子所虑果然不同一般,只是让人不明白,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般心思?这些东西是他自己的想,还是别人所授?”武则天暗自寻思。

李晨刚才所说的话,全都落入她的耳中,而且她还想到了李晨在说这些话时候那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抿嘴笑了笑。这个少年郎,还真的挺让人欣赏。

“看来王方翼和裴行俭所言一点不差,此子真不是一般人物,是个可堪大用之人!”在下了这样的论断的同时,武则天也在思忖着该怎么把这个得王方翼和裴行俭一再举荐的人用起来。

但就在武则天沉思中,裴行俭和李晨却起身告辞离去了。

发现裴行俭带着李晨离去后,武则天也马上从帘后走了出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