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请柬后,李素终于回到了懒散到令人发指的悠闲日子。
春光正好,躺在院子中间的银杏树下,一手端着书本,一手取过茶盏,浅浅啜一口,阳光透过头顶的树荫,零零星星洒下来,微风拂面,很快有了睡意,然后将手上那本一个字都没看进去的书盖在脸上,就这样迷迷糊糊睡着。
神仙日子不过如此了吧?
耳边听到了匆匆的脚步声,迷迷糊糊一丝灵智尚存的李素在心里默念:“不是来找我的,不是来找我的,快滚,快滚……”
很可惜,李素的念力不够,美好的愿望落空。
薛管家那讨厌的声音从耳边传来,小心翼翼的。
“公爷,公爷!宫里来人了,是宣旨的天使……”
李素叹了口气,将书本从脸上拿开。
“宣旨?我最近闯祸了吗?”李素茫然问道。
薛管家一脸无辜的看着他:“这个……得问公爷您自己了。”
李素揉了揉脸,道:“叫部曲列队,大开中门,摆上香案,接旨吧。”
薛管家急忙离开。
很快,家里前庭内摆上了香案,李素穿着正式的朝服站在香案前。
宣旨的宦官高捧着一卷黄绢走进中门,展开黄绢念道:“……若处中天之阙,俯周宫于目前。如登太岳之岑,观鲁封于掌内。出其不意。凶徒遂扰,初为一阵,四拒勣军……故,泾阳县公李素者,固已同轨前烈,齐声往彦,襃德美功,有国常典。可尚书省右丞,赐黄金三百两,丝帛百匹,钦哉!”
一大通圣旨念下来,李素使劲眨了几下眼,大抵明白意思了。
这些年多少读了点书,李素的学问已上升到可以听懂圣旨的境界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圣旨的大意先是将李素在高句丽的功绩吹捧了一番,当然,李世民顺带着也吹捧了一下自己,毕竟是在天可汗陛下的光辉领导下李素才有如此功绩嘛,接着圣旨最后给李素封了官,尚书省右丞,顺便打发了一点黄金和丝帛。
李素双手恭敬接过圣旨,送宣旨的宦官离开后,呆呆地站在门槛内出神。
程咬金果然是成了精的老狐狸,前日与程咬金聊天的内容言犹在耳,事实证明程咬金的猜测分毫不差,李世民果然给他封了官,晋爵一事却只字未提。
尚书省右丞是三品官,在朝堂里已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了,尚书省的首官是左右仆射,分别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就是俗称的当朝宰相,他们负责执行中书门下两省制定的军政策令,也是接触朝政大小事务最多最繁琐的部门,自左右仆射以下,便是左右二丞了,如果说左右仆射是谋略军国大事方向的掌舵者,那么左右二丞便是贯彻执行皇帝和尚书省两位宰相的具体执行者。
更重要的是,按大唐的官场传统来说,左右二丞不仅是颁布执行政策的人,更是左右仆射的候补人,如果两位宰相其中一位年老退休了,那么补上宰相官职的人选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选取一位德高望重的朝臣空降补缺,第二便是直接从左右二丞中选一人出来担任宰相。
李世民将李素安插在尚书右丞这个位置,其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他已将李素当成了下一任宰相的候选人,如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位宰相皆已老迈,房玄龄近年身子尤其多病,随时都有可能病倒,待将来的新君即位后,李素便是补上宰相官职的不二人选,因为李素确实是个人才,为大唐立过太多功劳,做人做事也谨慎,而且与李治的关系非常好,几乎是翻版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有了这些事实,便是李世民将他任为尚书右丞的原因所在。
李素站在门口,眼睛无意识地看着前方,脑子里却转得飞快。
看来李世民果真是在安排后事了,而且他更确定了一个事实,李治当上太子已是毫无悬念的事了,否则李世民不可能让自己去当魏王的宰相。
只是……李世民究竟还有多长的寿数?
李素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个问题,从个人感情上,李素并不喜欢李世民,可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李世民不愧是个好皇帝,他的逝世是大唐最大的损失。
宣旨的宦官走了,薛管家和丫鬟杂役部曲们纷纷围上前,喜滋滋地给李素道喜。
李素回过神,笑了笑,吩咐薛管家给部曲和下人们打赏。
李家前庭内顿时一阵欢腾。
回到后院,许明珠正抱着女儿喂奶,看着女儿闭着眼小嘴蠕动的可爱模样,李素不由将所有的心事全都抛在脑后,上前逗弄起她来。
许明珠的心情却不太好,有点气哼哼的。
沉默良久,许明珠终于道:“陛下为何只给夫君封了官,却不给夫君晋爵呢?夫君在高句丽立了那么大的功劳,都城都是夫君领军攻破的,听说整个东征都不算太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失败了,唯独夫君领孤军攻破敌人都城,为陛下挽回了颜面,这么大的功劳,将夫君的爵位晋为郡公不过分吧?”
李素失笑:“你从哪里听来的乱七八糟的说法?”
许明珠哼道:“当然是东阳公主告诉我的,妾身与她经常来往呢,你不在长安的日子,妾身常抱着女儿在她的道观里过夜,有时候一聊就是一整宿……”
李素叹道:“两个婆姨关系如此融洽,究竟是福是祸?关系这么好,以后我对你们撒谎都不容易圆啊……”
许明珠噗嗤笑了:“夫君说什么话妾身都信,用不着刻意撒谎的。”
随即许明珠俏脸一敛,又变得气愤不平:“话说回来,夫君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为何陛下不给夫君晋爵?妾身见识不多,只知道官职再高都有失去的一天,爵位才是能够传给万世子孙的好东西,陛下这事可干得不地道,凭什么不给夫君晋爵?”
李素苦笑道:“这事呢,没那么简单,陛下有陛下的深意,他并没有亏待我,夫人现在看不出来,过些日子大抵会明白了。”
许明珠看着他:“夫君不是经常与妾身说朝中的大小事么?这几年得了夫君的教诲,妾身大抵也知道朝堂是怎么回事了,难道朝堂里有变故?或是有什么不可测的凶险?”
李素笑道:“没那么严重,总的来说是好事,算是喜忧参半吧,具体怎么回事我还没想明白,等我想明白了再告诉你。”
许明珠点头,接着笑道:“其实夫君与妾身说的那些国事啊,朝堂啊,妾身也有许多听不明白,不过妾身还是觉得很高兴,至少妾身知道夫君在想什么,在愁什么,这就够了。”
…………
封官是喜事,家里李道正薛管家他们没意识到李世民封李素为尚书右丞背后隐藏的深意,但是朝堂上的朝臣们可就敏感多了,消息传出去以后,无数朝臣在第一时间便马上想到了李世民的用意。
特意将李素封为右丞,陛下分明是将他当成了宰相的第一候补人选啊,也就是说,若干年后,李素将成为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省宰相,等同于如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地位。
反应过来的朝臣们马上派人上门道贺,官职高一些的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等人派家仆带上礼品登门,官职品级稍低一点的则本人亲自带着礼品上门,两者的共同点是,大家都带了礼品。
莫名其妙的,李家小发了一笔横财。
第三日清晨,长安城内的曲江池芙蓉园闭门清场,李家包下了整个园子,邀朝臣和武将们游园泛舟,并在园中的紫云楼内大宴宾客。
至于宴客的目的,却令长安城的权贵们目瞪口呆,原来竟是李县公为新出生的女儿设宴。
女儿……
在这个男女并不平等的年代,天家的女儿都沦落为皇帝手中的筹码,皇帝经常用公主换和平,换拥戴,而这位李县公却独树一帜,大张旗鼓地为女儿庆贺,实在是特立独行。
不知不觉,李素成为了大唐权贵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游园当日,李素与李道正站在门口迎客,无数朝臣受邀而来,太阳刚出来,芙蓉园的门口已是宾客盈门,车马络绎穿梭不绝。
李素笑得脸都有些僵硬了,可是邀请的朝臣不论品级高低,大多都是李素的长辈,见了面先奉上笑脸,然后躬身行礼,寒暄客套,当然,收礼也没少收。
没多久,一乘四马并辕的奢华马车停在芙蓉园门口,看着马车外的家仆们打出的仪仗旗幡,竟是长孙无忌亲自来了。
李素急忙上前几步,恭立于马车外,家仆将车帘掀开,扶着长孙无忌慢慢下了马车。
长孙无忌今日穿得很休闲,一身圆领玄色长衫,腰系玉带,胸前绣着一朵祥云的图案,头未戴冠,只在发髻中别了一支碧绿的玉簪。
下了马车,长孙无忌未语先笑。
“好个子正,每次总能在长安城闹出点动静,生个孩子也是惊天动地,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你子正喜添千金了,老夫尚未当面贺喜你呢,哈哈。”
李素急忙上前行礼:“小侄拜见长孙伯伯,劳动长孙伯伯亲至,小侄不胜荣幸,今日芙蓉园得长孙伯伯莅临,园中大放异彩,花苑内百花齐放,只为博贵人一笑……”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显然不太适应李素这清新脱俗的马屁,呆怔片刻,指着李素笑骂道:“你这张嘴着实厉害,老夫这把年纪都分辨不出你是在赞我还是骂我……”
李素急忙道:“当然是赞您,长孙伯伯是我大唐的国宝重器,陛下倚重如左膀右臂之擎天柱石,小侄对长孙伯伯之崇敬犹如……”
长孙无忌终于受不了了:“好了好了!停!老夫已被你赞得无地自容,子正可以闭嘴了。”
李素意犹未尽地道:“可小侄还有一肚子的崇拜尚未向长孙伯伯倾诉呢……”
长孙无忌果断地道:“留着祸害别人吧,老夫领受不起。”
顿了顿,长孙无忌道:“今日除了恭贺子正喜添千金之外,老夫还要恭喜子正荣任尚书右丞,从此与老夫可算是真正的朝中同僚了,陛下对子正之圣眷可谓隆厚之极,子正当思忠君体国,为大唐再立新功。”
李素躬身道:“长孙伯伯教训得是,小侄感念圣恩,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从此小侄便是尚书省的属官了,长孙伯伯是小子的上官,还请伯伯对小子多加提点栽培,小子必不负陛下与伯伯教诲荣宠之恩。”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你比老夫精明多了,老夫可教不了你什么,再过些年,待老夫与房相都老了,尚书省的大小事务可全看子正的了。”
二人你来我往谦虚客套了半晌,长孙无忌忽然悠悠一叹,若有深意地看着他。
“看陛下的心思,估摸晋王殿下成为东宫太子已无悬念了,老夫不得不说一句,子正委实高明,晋王何其幸也,竟与子正相识知交,有了子正方才有晋王之今日,只是可惜了魏王啊,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而致错失美玉,最终功败垂成……”
李素微笑道:“圣意未决,小侄不敢胡乱揣度,晋王殿下究竟是不是未来的东宫太子,自有陛下圣断,至于魏王,呵呵,其实与小侄也算是朋友,无论两位皇子谁是东宫太子,小侄都会一如既往忠心辅佐。”
长孙无忌不满道:“你今年才多大,说话跟那些老狐狸一样四平八稳,油滑得像泥鳅,年纪轻轻的,跟谁学的坏毛病?”
李素无辜地道:“都是小侄的心里话呀……”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将来若晋王成为东宫太子,甚至……继承皇位后,还望子正在晋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李素茫然道:“美言什么?”
长孙无忌迟疑了片刻,缓缓道:“为魏王美言几句,当初两位皇子为了争夺东宫之位,有一些明争暗斗,但事已过去,而且晋王也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还望晋王能够善待魏王,毕竟……两位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争斗或许有,但不至于闹到兄弟反目成仇的地步,更何况,魏王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心眼,子正觉得呢?”
李素明白了,长孙无忌是在为魏王求饶,虽说李治性情仁厚,可是当他当上皇帝后,谁也不知道李治最终的性格会变成怎样,长孙无忌疼爱魏王,担心李治对他痛下杀手,于是不得不为魏王求一条活路。
明白归明白,李素还是忍不住有点不舒服。
李泰是你的亲外甥,李治难道就不是了么?为何你从头到尾只站在李泰这边?李治这个外甥难道是你妹的充话费送的?
心里腹诽,李素嘴上还是说道:“长孙伯伯放心,小侄也绝不会让这种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但凡有苗头,小侄一定拼尽全力阻止。”
长孙无忌深深注视着他,道:“老夫希望你一定记住今日所说。”
李素也直视着他:“这件事,小侄一定记住,而且对天发誓。”
长孙无忌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如此,老夫安心矣,子正,咱们同僚的时日还长,老夫很期待与你在尚书省互为同僚的日子,上不负陛下圣恩,下无愧黎民众望,天下事,你我携手治之!”
李素躬身行礼:“愿唯长孙伯伯马首为瞻。”
拍了拍李素的肩,长孙无忌满意地走进了园子里。
李素站在园门外,拧眉仔细咂摸着刚才与长孙无忌的对话,这几句对话很值得来回品味,越品越觉得里面有各种味道。
除了为魏王求饶之外,长孙无忌似乎还非常隐晦的释放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自己也要重新站队了,因为他已看出晋王成为东宫太子是无可逆转之事,那么,他便不得不站在晋王这一边,作为宰相和李世民忠实的臣子,长孙无忌没有任何理由跟李世民的决定相悖,同时也不会做出与下一任皇帝人选结仇的蠢事。
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李素喃喃道:“这个朝堂,……越来越有意思了。”
春光正好,躺在院子中间的银杏树下,一手端着书本,一手取过茶盏,浅浅啜一口,阳光透过头顶的树荫,零零星星洒下来,微风拂面,很快有了睡意,然后将手上那本一个字都没看进去的书盖在脸上,就这样迷迷糊糊睡着。
神仙日子不过如此了吧?
耳边听到了匆匆的脚步声,迷迷糊糊一丝灵智尚存的李素在心里默念:“不是来找我的,不是来找我的,快滚,快滚……”
很可惜,李素的念力不够,美好的愿望落空。
薛管家那讨厌的声音从耳边传来,小心翼翼的。
“公爷,公爷!宫里来人了,是宣旨的天使……”
李素叹了口气,将书本从脸上拿开。
“宣旨?我最近闯祸了吗?”李素茫然问道。
薛管家一脸无辜的看着他:“这个……得问公爷您自己了。”
李素揉了揉脸,道:“叫部曲列队,大开中门,摆上香案,接旨吧。”
薛管家急忙离开。
很快,家里前庭内摆上了香案,李素穿着正式的朝服站在香案前。
宣旨的宦官高捧着一卷黄绢走进中门,展开黄绢念道:“……若处中天之阙,俯周宫于目前。如登太岳之岑,观鲁封于掌内。出其不意。凶徒遂扰,初为一阵,四拒勣军……故,泾阳县公李素者,固已同轨前烈,齐声往彦,襃德美功,有国常典。可尚书省右丞,赐黄金三百两,丝帛百匹,钦哉!”
一大通圣旨念下来,李素使劲眨了几下眼,大抵明白意思了。
这些年多少读了点书,李素的学问已上升到可以听懂圣旨的境界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圣旨的大意先是将李素在高句丽的功绩吹捧了一番,当然,李世民顺带着也吹捧了一下自己,毕竟是在天可汗陛下的光辉领导下李素才有如此功绩嘛,接着圣旨最后给李素封了官,尚书省右丞,顺便打发了一点黄金和丝帛。
李素双手恭敬接过圣旨,送宣旨的宦官离开后,呆呆地站在门槛内出神。
程咬金果然是成了精的老狐狸,前日与程咬金聊天的内容言犹在耳,事实证明程咬金的猜测分毫不差,李世民果然给他封了官,晋爵一事却只字未提。
尚书省右丞是三品官,在朝堂里已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了,尚书省的首官是左右仆射,分别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就是俗称的当朝宰相,他们负责执行中书门下两省制定的军政策令,也是接触朝政大小事务最多最繁琐的部门,自左右仆射以下,便是左右二丞了,如果说左右仆射是谋略军国大事方向的掌舵者,那么左右二丞便是贯彻执行皇帝和尚书省两位宰相的具体执行者。
更重要的是,按大唐的官场传统来说,左右二丞不仅是颁布执行政策的人,更是左右仆射的候补人,如果两位宰相其中一位年老退休了,那么补上宰相官职的人选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选取一位德高望重的朝臣空降补缺,第二便是直接从左右二丞中选一人出来担任宰相。
李世民将李素安插在尚书右丞这个位置,其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他已将李素当成了下一任宰相的候选人,如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位宰相皆已老迈,房玄龄近年身子尤其多病,随时都有可能病倒,待将来的新君即位后,李素便是补上宰相官职的不二人选,因为李素确实是个人才,为大唐立过太多功劳,做人做事也谨慎,而且与李治的关系非常好,几乎是翻版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有了这些事实,便是李世民将他任为尚书右丞的原因所在。
李素站在门口,眼睛无意识地看着前方,脑子里却转得飞快。
看来李世民果真是在安排后事了,而且他更确定了一个事实,李治当上太子已是毫无悬念的事了,否则李世民不可能让自己去当魏王的宰相。
只是……李世民究竟还有多长的寿数?
李素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个问题,从个人感情上,李素并不喜欢李世民,可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李世民不愧是个好皇帝,他的逝世是大唐最大的损失。
宣旨的宦官走了,薛管家和丫鬟杂役部曲们纷纷围上前,喜滋滋地给李素道喜。
李素回过神,笑了笑,吩咐薛管家给部曲和下人们打赏。
李家前庭内顿时一阵欢腾。
回到后院,许明珠正抱着女儿喂奶,看着女儿闭着眼小嘴蠕动的可爱模样,李素不由将所有的心事全都抛在脑后,上前逗弄起她来。
许明珠的心情却不太好,有点气哼哼的。
沉默良久,许明珠终于道:“陛下为何只给夫君封了官,却不给夫君晋爵呢?夫君在高句丽立了那么大的功劳,都城都是夫君领军攻破的,听说整个东征都不算太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失败了,唯独夫君领孤军攻破敌人都城,为陛下挽回了颜面,这么大的功劳,将夫君的爵位晋为郡公不过分吧?”
李素失笑:“你从哪里听来的乱七八糟的说法?”
许明珠哼道:“当然是东阳公主告诉我的,妾身与她经常来往呢,你不在长安的日子,妾身常抱着女儿在她的道观里过夜,有时候一聊就是一整宿……”
李素叹道:“两个婆姨关系如此融洽,究竟是福是祸?关系这么好,以后我对你们撒谎都不容易圆啊……”
许明珠噗嗤笑了:“夫君说什么话妾身都信,用不着刻意撒谎的。”
随即许明珠俏脸一敛,又变得气愤不平:“话说回来,夫君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为何陛下不给夫君晋爵?妾身见识不多,只知道官职再高都有失去的一天,爵位才是能够传给万世子孙的好东西,陛下这事可干得不地道,凭什么不给夫君晋爵?”
李素苦笑道:“这事呢,没那么简单,陛下有陛下的深意,他并没有亏待我,夫人现在看不出来,过些日子大抵会明白了。”
许明珠看着他:“夫君不是经常与妾身说朝中的大小事么?这几年得了夫君的教诲,妾身大抵也知道朝堂是怎么回事了,难道朝堂里有变故?或是有什么不可测的凶险?”
李素笑道:“没那么严重,总的来说是好事,算是喜忧参半吧,具体怎么回事我还没想明白,等我想明白了再告诉你。”
许明珠点头,接着笑道:“其实夫君与妾身说的那些国事啊,朝堂啊,妾身也有许多听不明白,不过妾身还是觉得很高兴,至少妾身知道夫君在想什么,在愁什么,这就够了。”
…………
封官是喜事,家里李道正薛管家他们没意识到李世民封李素为尚书右丞背后隐藏的深意,但是朝堂上的朝臣们可就敏感多了,消息传出去以后,无数朝臣在第一时间便马上想到了李世民的用意。
特意将李素封为右丞,陛下分明是将他当成了宰相的第一候补人选啊,也就是说,若干年后,李素将成为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省宰相,等同于如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地位。
反应过来的朝臣们马上派人上门道贺,官职高一些的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等人派家仆带上礼品登门,官职品级稍低一点的则本人亲自带着礼品上门,两者的共同点是,大家都带了礼品。
莫名其妙的,李家小发了一笔横财。
第三日清晨,长安城内的曲江池芙蓉园闭门清场,李家包下了整个园子,邀朝臣和武将们游园泛舟,并在园中的紫云楼内大宴宾客。
至于宴客的目的,却令长安城的权贵们目瞪口呆,原来竟是李县公为新出生的女儿设宴。
女儿……
在这个男女并不平等的年代,天家的女儿都沦落为皇帝手中的筹码,皇帝经常用公主换和平,换拥戴,而这位李县公却独树一帜,大张旗鼓地为女儿庆贺,实在是特立独行。
不知不觉,李素成为了大唐权贵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游园当日,李素与李道正站在门口迎客,无数朝臣受邀而来,太阳刚出来,芙蓉园的门口已是宾客盈门,车马络绎穿梭不绝。
李素笑得脸都有些僵硬了,可是邀请的朝臣不论品级高低,大多都是李素的长辈,见了面先奉上笑脸,然后躬身行礼,寒暄客套,当然,收礼也没少收。
没多久,一乘四马并辕的奢华马车停在芙蓉园门口,看着马车外的家仆们打出的仪仗旗幡,竟是长孙无忌亲自来了。
李素急忙上前几步,恭立于马车外,家仆将车帘掀开,扶着长孙无忌慢慢下了马车。
长孙无忌今日穿得很休闲,一身圆领玄色长衫,腰系玉带,胸前绣着一朵祥云的图案,头未戴冠,只在发髻中别了一支碧绿的玉簪。
下了马车,长孙无忌未语先笑。
“好个子正,每次总能在长安城闹出点动静,生个孩子也是惊天动地,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你子正喜添千金了,老夫尚未当面贺喜你呢,哈哈。”
李素急忙上前行礼:“小侄拜见长孙伯伯,劳动长孙伯伯亲至,小侄不胜荣幸,今日芙蓉园得长孙伯伯莅临,园中大放异彩,花苑内百花齐放,只为博贵人一笑……”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显然不太适应李素这清新脱俗的马屁,呆怔片刻,指着李素笑骂道:“你这张嘴着实厉害,老夫这把年纪都分辨不出你是在赞我还是骂我……”
李素急忙道:“当然是赞您,长孙伯伯是我大唐的国宝重器,陛下倚重如左膀右臂之擎天柱石,小侄对长孙伯伯之崇敬犹如……”
长孙无忌终于受不了了:“好了好了!停!老夫已被你赞得无地自容,子正可以闭嘴了。”
李素意犹未尽地道:“可小侄还有一肚子的崇拜尚未向长孙伯伯倾诉呢……”
长孙无忌果断地道:“留着祸害别人吧,老夫领受不起。”
顿了顿,长孙无忌道:“今日除了恭贺子正喜添千金之外,老夫还要恭喜子正荣任尚书右丞,从此与老夫可算是真正的朝中同僚了,陛下对子正之圣眷可谓隆厚之极,子正当思忠君体国,为大唐再立新功。”
李素躬身道:“长孙伯伯教训得是,小侄感念圣恩,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从此小侄便是尚书省的属官了,长孙伯伯是小子的上官,还请伯伯对小子多加提点栽培,小子必不负陛下与伯伯教诲荣宠之恩。”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你比老夫精明多了,老夫可教不了你什么,再过些年,待老夫与房相都老了,尚书省的大小事务可全看子正的了。”
二人你来我往谦虚客套了半晌,长孙无忌忽然悠悠一叹,若有深意地看着他。
“看陛下的心思,估摸晋王殿下成为东宫太子已无悬念了,老夫不得不说一句,子正委实高明,晋王何其幸也,竟与子正相识知交,有了子正方才有晋王之今日,只是可惜了魏王啊,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而致错失美玉,最终功败垂成……”
李素微笑道:“圣意未决,小侄不敢胡乱揣度,晋王殿下究竟是不是未来的东宫太子,自有陛下圣断,至于魏王,呵呵,其实与小侄也算是朋友,无论两位皇子谁是东宫太子,小侄都会一如既往忠心辅佐。”
长孙无忌不满道:“你今年才多大,说话跟那些老狐狸一样四平八稳,油滑得像泥鳅,年纪轻轻的,跟谁学的坏毛病?”
李素无辜地道:“都是小侄的心里话呀……”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将来若晋王成为东宫太子,甚至……继承皇位后,还望子正在晋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李素茫然道:“美言什么?”
长孙无忌迟疑了片刻,缓缓道:“为魏王美言几句,当初两位皇子为了争夺东宫之位,有一些明争暗斗,但事已过去,而且晋王也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还望晋王能够善待魏王,毕竟……两位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争斗或许有,但不至于闹到兄弟反目成仇的地步,更何况,魏王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心眼,子正觉得呢?”
李素明白了,长孙无忌是在为魏王求饶,虽说李治性情仁厚,可是当他当上皇帝后,谁也不知道李治最终的性格会变成怎样,长孙无忌疼爱魏王,担心李治对他痛下杀手,于是不得不为魏王求一条活路。
明白归明白,李素还是忍不住有点不舒服。
李泰是你的亲外甥,李治难道就不是了么?为何你从头到尾只站在李泰这边?李治这个外甥难道是你妹的充话费送的?
心里腹诽,李素嘴上还是说道:“长孙伯伯放心,小侄也绝不会让这种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但凡有苗头,小侄一定拼尽全力阻止。”
长孙无忌深深注视着他,道:“老夫希望你一定记住今日所说。”
李素也直视着他:“这件事,小侄一定记住,而且对天发誓。”
长孙无忌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如此,老夫安心矣,子正,咱们同僚的时日还长,老夫很期待与你在尚书省互为同僚的日子,上不负陛下圣恩,下无愧黎民众望,天下事,你我携手治之!”
李素躬身行礼:“愿唯长孙伯伯马首为瞻。”
拍了拍李素的肩,长孙无忌满意地走进了园子里。
李素站在园门外,拧眉仔细咂摸着刚才与长孙无忌的对话,这几句对话很值得来回品味,越品越觉得里面有各种味道。
除了为魏王求饶之外,长孙无忌似乎还非常隐晦的释放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自己也要重新站队了,因为他已看出晋王成为东宫太子是无可逆转之事,那么,他便不得不站在晋王这一边,作为宰相和李世民忠实的臣子,长孙无忌没有任何理由跟李世民的决定相悖,同时也不会做出与下一任皇帝人选结仇的蠢事。
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李素喃喃道:“这个朝堂,……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