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军队在博望打了胜仗,刘备是非常的高兴,他很想乘胜搞偷袭荆州,把荆州拿到手。按照刘备的枭雄和野心,他是很想偷袭荆州,先把荆州抢到手的。
原来,刘表听到曹魏兵来犯境,被新野守军刘备打败了的消息之后,刘表不是高枕无忧,他反而害怕曹操又派别的军队来偷袭其他的关口,于是他就派蔡瑁到边境各个关口去巡视一下,叫守边境关口的将领要提高警惕,严防敌人来进犯。
荆州城内一时空虚。
这是偷袭荆州极好的机会。刘备就跟诸葛亮商量偷袭荆州的事。
诸葛亮心里想,偷袭荆州的事,是刘备先想出来的。如果真的偷袭成功了,史官就把功劳全都记在刘备头上,没有他诸葛亮的份儿。那样的话,后人就讲他诸葛亮当军师不合格的了。再说偷袭是有一定的风险。他诸葛亮刚刚出山来谋功名,八字还没有一撇,他是不敢冒风险的。
诸葛亮为求稳当,就劝刘备别搞偷袭。他分析讲,新野的兵马不到一万,而荆州兵马有28万之多,粮草可供军民吃一年。即使我们一时拿下荆州,但是蔡瑁还在,他会调动荆州集团所有的军队来围攻荆州城。
刘备说:“我们可以守城跟他们拼到底。”
诸葛亮说:“拼到底,只有我们被打败的。因为我们是乘人之危搞偷袭,没有仁义。没有仁义的人是不得到人们的支持。荆州城里的人会里通外接,内应的兵马打开城门迎接外地归来的蔡瑁之军队的。那样的话,我们取而复失的。”
诸葛亮停了一下,又继续说:“主公,以前不是得过了徐州,又复失吗?”
刘备讲,彼一时此一时,那时我还没有那么多的兵马,也还没有你来当军师。现在……
诸葛亮讲,经验教训,永远不过期。现在偷袭荆州,还是失败的!
诸葛亮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因为他怕刘备被荆州兵马打败了,或者被蔡瑁那边的那帮人俘虏了,或去投降孙权了,那样的话,即使诸葛亮他跟随刘备去了,他只是刘备手下一个普通的官员,别人是不会重用他的。他当然不能再做军师的了。要是诸葛亮做一个普通的小官员,他就难以实现他的远大理想。所以他力图要保住了刘备这面旗帜,他才有出头露面的机会,才能有朝一日当上宰相的。再说他一贯办事的谨慎,冒险去偷袭荆州,他就认为是太冒险了,万一有了闪失,他就理想破灭了。
刘备讲,这样的好机会,一失了就难再碰到的了。
诸葛亮讲,主公不怕没有机会,只要主公讲究仁义,博得民心了,荆州终有一天属于主公的。
刘备问诸葛亮,那么他刘备又怎样才夺得荆州的呢?
诸葛亮讲,我们就等刘琦刘琮两兄弟互相残杀,两虎皆伤了之后,再从中夺取荆州。到那时我们就打这仁义旗号去收拾局面,这样我们既得民心,又轻易的取得荆州。
刘备讲,就怕刘琦刘琮两兄弟不打起来的呢。
诸葛亮说:“他们俩兄弟为了争继承父亲的权位,必定要打起来的。”
刘备跟诸葛亮讲荆州一事刚过几天,刘表就派人来请刘备去荆州。刘表要与刘备商量托孤之事。刘表当时对刘备讲:“贤弟,我已经是病入膏亡,特跟你交代托孤的事。贤弟呀,我的这两儿子都是饭桶无才,恐怕不能继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掌管荆州。”
原来刘表也怕蔡氏的人争夺荆州,所以刘表才叫刘备来商量托孤一事,目的就是要借刘备的威望跟兵力,保住他儿子的地位,不被蔡氏的人夺去。但是,刘表又怕刘备日后又要篡夺荆州,于是,他又假装劝说刘备接管荆州,看一看刘备是怎样表态。要是刘备当场表态要掌管荆州的话,他的小舅蔡瑁那一帮肯定不罢休的,就要当场杀死刘备的。
当时刘备心想,刘表呀,你想让我掌管荆州就是直接讲,为何又讲托孤,又讲让我掌管荆州。讲话太矛盾了。再转身看身旁的蔡氏姐弟二人和张允以及刘琮,他们几人都怒视着他。刘备懂得他如果现在讲“既然如此,我就掌管荆州喽”的话,就遭到蔡氏的几个人当场凑死的,于是他就慌张的说:“兄长,刘备应当竭尽全力辅助贤侄,不敢有三心二意的。”
刘备就是经历过刘表的托孤,懂得托孤的技巧,后来他临死之前的托孤,就要想学刘表的那一套,讲话有两层意思,也有几个人在场,搞得诸葛亮也是浑身冒汗。这是后话先说。
就在刘表刚讲完托孤的事,就有探子来报。曹操亲自带兵来到了。刘备马上就跟刘表告辞,急忙回新野做好防守工作。
就是由于诸葛亮叫刘备讲究仁义,不要冒险去夺取荆州,又加上蔡瑁当时掌管荆州的军事大权,刘备才不敢妄动。
后来刘备接见刘琦派来的伊籍时,伊籍却劝说刘备要趁这刘表刚过世,搞袭击荆州。
刘备才懂得刘琦不想兄弟火拼,而叫他刘备出面去跟刘琮相杀,他刘琦却旁观虎斗。
两虎相斗,必有一虎伤亡。不论刘宗或是刘备被打败了,刘琦再出来歼灭另一个,直到把内在的敌手打掉了,他刘琦就再没有竞争对手了。
再说那时曹操的兵马已经逼近荆州了,刘备更加不敢在大敌来临之前搞内拼,而两面受敌。于是刘备才对伊籍讲他不忍心争夺侄子的地盘的话。也就是刘备跟伊籍讲了仁义的话,史书上才有刘备不忍心乘刘表病危袭击荆州的事记载。
过后,刘备非常的后悔他就是听了诸葛亮的话,没有搞突然袭击荆州,让一个大好的机会失去。他也后悔没有跟关张二人商量此事,要是他跟关张二人讲了此事的话,也许关张二人极力支持他去打荆州,早就能夺得了荆州,再没有后来跟东吴借荆州的事发生的了。
后人有诗云;
刘备若与关张谋,
早就掌管大荆州。
因听孔明贪生话,
才有借州一世愁。
原来,刘表听到曹魏兵来犯境,被新野守军刘备打败了的消息之后,刘表不是高枕无忧,他反而害怕曹操又派别的军队来偷袭其他的关口,于是他就派蔡瑁到边境各个关口去巡视一下,叫守边境关口的将领要提高警惕,严防敌人来进犯。
荆州城内一时空虚。
这是偷袭荆州极好的机会。刘备就跟诸葛亮商量偷袭荆州的事。
诸葛亮心里想,偷袭荆州的事,是刘备先想出来的。如果真的偷袭成功了,史官就把功劳全都记在刘备头上,没有他诸葛亮的份儿。那样的话,后人就讲他诸葛亮当军师不合格的了。再说偷袭是有一定的风险。他诸葛亮刚刚出山来谋功名,八字还没有一撇,他是不敢冒风险的。
诸葛亮为求稳当,就劝刘备别搞偷袭。他分析讲,新野的兵马不到一万,而荆州兵马有28万之多,粮草可供军民吃一年。即使我们一时拿下荆州,但是蔡瑁还在,他会调动荆州集团所有的军队来围攻荆州城。
刘备说:“我们可以守城跟他们拼到底。”
诸葛亮说:“拼到底,只有我们被打败的。因为我们是乘人之危搞偷袭,没有仁义。没有仁义的人是不得到人们的支持。荆州城里的人会里通外接,内应的兵马打开城门迎接外地归来的蔡瑁之军队的。那样的话,我们取而复失的。”
诸葛亮停了一下,又继续说:“主公,以前不是得过了徐州,又复失吗?”
刘备讲,彼一时此一时,那时我还没有那么多的兵马,也还没有你来当军师。现在……
诸葛亮讲,经验教训,永远不过期。现在偷袭荆州,还是失败的!
诸葛亮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因为他怕刘备被荆州兵马打败了,或者被蔡瑁那边的那帮人俘虏了,或去投降孙权了,那样的话,即使诸葛亮他跟随刘备去了,他只是刘备手下一个普通的官员,别人是不会重用他的。他当然不能再做军师的了。要是诸葛亮做一个普通的小官员,他就难以实现他的远大理想。所以他力图要保住了刘备这面旗帜,他才有出头露面的机会,才能有朝一日当上宰相的。再说他一贯办事的谨慎,冒险去偷袭荆州,他就认为是太冒险了,万一有了闪失,他就理想破灭了。
刘备讲,这样的好机会,一失了就难再碰到的了。
诸葛亮讲,主公不怕没有机会,只要主公讲究仁义,博得民心了,荆州终有一天属于主公的。
刘备问诸葛亮,那么他刘备又怎样才夺得荆州的呢?
诸葛亮讲,我们就等刘琦刘琮两兄弟互相残杀,两虎皆伤了之后,再从中夺取荆州。到那时我们就打这仁义旗号去收拾局面,这样我们既得民心,又轻易的取得荆州。
刘备讲,就怕刘琦刘琮两兄弟不打起来的呢。
诸葛亮说:“他们俩兄弟为了争继承父亲的权位,必定要打起来的。”
刘备跟诸葛亮讲荆州一事刚过几天,刘表就派人来请刘备去荆州。刘表要与刘备商量托孤之事。刘表当时对刘备讲:“贤弟,我已经是病入膏亡,特跟你交代托孤的事。贤弟呀,我的这两儿子都是饭桶无才,恐怕不能继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掌管荆州。”
原来刘表也怕蔡氏的人争夺荆州,所以刘表才叫刘备来商量托孤一事,目的就是要借刘备的威望跟兵力,保住他儿子的地位,不被蔡氏的人夺去。但是,刘表又怕刘备日后又要篡夺荆州,于是,他又假装劝说刘备接管荆州,看一看刘备是怎样表态。要是刘备当场表态要掌管荆州的话,他的小舅蔡瑁那一帮肯定不罢休的,就要当场杀死刘备的。
当时刘备心想,刘表呀,你想让我掌管荆州就是直接讲,为何又讲托孤,又讲让我掌管荆州。讲话太矛盾了。再转身看身旁的蔡氏姐弟二人和张允以及刘琮,他们几人都怒视着他。刘备懂得他如果现在讲“既然如此,我就掌管荆州喽”的话,就遭到蔡氏的几个人当场凑死的,于是他就慌张的说:“兄长,刘备应当竭尽全力辅助贤侄,不敢有三心二意的。”
刘备就是经历过刘表的托孤,懂得托孤的技巧,后来他临死之前的托孤,就要想学刘表的那一套,讲话有两层意思,也有几个人在场,搞得诸葛亮也是浑身冒汗。这是后话先说。
就在刘表刚讲完托孤的事,就有探子来报。曹操亲自带兵来到了。刘备马上就跟刘表告辞,急忙回新野做好防守工作。
就是由于诸葛亮叫刘备讲究仁义,不要冒险去夺取荆州,又加上蔡瑁当时掌管荆州的军事大权,刘备才不敢妄动。
后来刘备接见刘琦派来的伊籍时,伊籍却劝说刘备要趁这刘表刚过世,搞袭击荆州。
刘备才懂得刘琦不想兄弟火拼,而叫他刘备出面去跟刘琮相杀,他刘琦却旁观虎斗。
两虎相斗,必有一虎伤亡。不论刘宗或是刘备被打败了,刘琦再出来歼灭另一个,直到把内在的敌手打掉了,他刘琦就再没有竞争对手了。
再说那时曹操的兵马已经逼近荆州了,刘备更加不敢在大敌来临之前搞内拼,而两面受敌。于是刘备才对伊籍讲他不忍心争夺侄子的地盘的话。也就是刘备跟伊籍讲了仁义的话,史书上才有刘备不忍心乘刘表病危袭击荆州的事记载。
过后,刘备非常的后悔他就是听了诸葛亮的话,没有搞突然袭击荆州,让一个大好的机会失去。他也后悔没有跟关张二人商量此事,要是他跟关张二人讲了此事的话,也许关张二人极力支持他去打荆州,早就能夺得了荆州,再没有后来跟东吴借荆州的事发生的了。
后人有诗云;
刘备若与关张谋,
早就掌管大荆州。
因听孔明贪生话,
才有借州一世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