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至,建安十四年的东吴,在平静中稳步发展。
朝中相安无事,虽然众将眼馋刘备军在荆州攻城拔寨,但见主公孙仁确实没有进兵的意思,也就打消了继续劝说主公的念头。
在得到江南四郡之后,刘备的目标,便转移到了江北的南郡和襄阳,这两座城池都是在赤壁之战前失去的,刘备身为刘琦的义父,自然要为刘琦重新夺回这两座城池。
不过曹操已派名将曹仁镇守南郡,又调派了两万守军,刘备想要夺南郡,并不轻松。
于是刘备派使者向东吴求助,所派使者为刘备的小舅子麋竺。
麋竺能言会道,一见到孙仁,便恭敬道:“属下奉刘皇叔之命,特向东吴孙将军请安,赤壁一战,多亏孙将军率兵抗曹,才保全了荆州血脉,今刘皇叔不忘旧恩,定要夺回昔日刘景升所辖领土,以全忠义,但皇叔不敢忘东吴出兵之恩,虽占有江南四郡,但想南郡应让与东吴,此次特派属下来,求孙将军出兵南郡,刘皇叔定会尽力协助的!”
麋竺一番话,全是虚情假意,分明是想向东吴借兵攻南郡,却还说得是替东吴打江山一般。
群臣听得愤愤不平,而军中诸将,更是火冒三丈!
程普道:“麋先生好生不通情理,若不是我东吴出兵,你荆州刘氏,只怕早就死在曹操的大军之下了,可是你们却事先不知会我东吴,占了那江南四郡,现在又求我方出兵南郡,明里说是为东吴攻城,实际上,谁不知道刘备是想自己独吞。”
甘宁也道:“刘备这个大耳贼,只会坐收渔人之利,只怕他得了荆州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东吴了!”
面对众将的质问,麋竺也并不慌张,道:“孙将军,刘皇叔言辞恳求,出兵荆州之地,只是为了替刘琦公子要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土地,待荆州收复之后,刘皇叔必将不再过问荆州之事。”
麋竺的话,自然是向着孙仁说的,而现在的孙仁,已经有了主公的威仪了,在朝堂之上,她半闭着眼睛,一副不太搭理人的模样。
直到麋竺将好话都说尽了,她才缓缓说道:“麋先生,刘豫州想要夺南郡,却怕无法战胜曹军的大将,所以向我东吴借兵,这些事儿,不需要拐弯抹角的说,如今孙刘联盟,共同抗曹,想要借兵,只需说一声便可,孤倒是想问问,刘豫州究竟想借多少兵士?”
见孙仁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图,麋竺也不含糊,径直道:“两万即可。”
孙仁又道:“那孤就借你两万兵马,又派甘宁为将,让刘豫州调遣,如何?”
麋竺一惊,没想到事情如此的顺利,当真是出乎自己的预料。
甘宁不满,道:“主公,末将若是为东吴而战,万死不辞,但若是为了刘备那贼子,末将不愿领兵!”
甘宁意气用事,孙仁便劝道:“甘将军,你久不带兵,只怕生疏了,这一次,孤正好让你去南郡历练历练,等回来后,孤自有重用!”
此言一出,甘宁立即熄气了。
如今甘宁是待罪之身,曾参与了周瑜主导的逼宫夺权之事,幸蒙主公不计前嫌,让他降职留用,原本一直战战兢兢,但是当他听到主公说,将来会重用于他,甘宁哪里还会有半点怨言?
于是甘宁领命,麋竺也颇为欣喜,他原本以为这一次向东吴借兵会经历颇多波折,但不想孙仁竟答应得如此干脆,不仅借来精兵,还借来了猛将一名,麋竺此次回去,定会受刘备赞许的。
虽孙仁已有了决定,但是众臣却依然不满,凭什么白白的让刘备占便宜,凭什么让自己的士兵上前线去为了他人牺牲?
待麋竺告退之后,群臣们纷纷谏言,全是向孙仁陈说借兵给刘备的利害关系的,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幸的是,长史张?力排众议,为主公开脱。
不过纵然是张?,也对主公的决定颇有微词,他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就是杨林。
主公的馊主意,差不多都是出自于杨林,这一次,一定要找杨林问个究竟!
于是张?在下朝之后,将杨林拉到一旁,问道:“杨兄弟,借兵给刘备的主意,是不是你给主公出的?”
杨林笑着说道:“张大人,若是主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自于不才,那么她这个主公还拿来做甚,倒不如让不才来当主公好了。”
张?一想也对,孙仁虽为女子,但她从小到大,都十分聪明,张?看着孙仁长大,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杨林也颇为感慨,如今孙仁的治国方式,已经越来越向自己靠拢了,她也逐渐开始在不向自己征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了。
不枉杨林苦口婆心的为孙仁讲解厚黑之道,如今的孙仁,已然知道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的道理,强者往往是在最后才出手,而那些按捺不住,想要先发制人的,往往只是跳梁小丑。
杨林见张?已无话可说,便主动问道:“张大人,比起是否派兵助刘备来,不才最关心的,倒是番薯的收成如何?张大人是否已经将番薯播种到了东吴的土地上?”
张?道:“老夫虽然百病缠身,但这些事情还是不消杨兄弟操心了,你给的番薯种子,都已经种下去了,按照你的说法,那么要不了多久,这些番薯就能够丰收了。”
杨林心中甚慰,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根本,比起率领士兵在战场上冲杀夺城来,田地里的收成才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
江南虽为鱼米之乡,但适逢乱世,大部分的粮食会被征收充当军粮,纵是丰收,百姓们也依然吃不饱。
民众吃不饱,可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在乱世中,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杨林才会在赤壁之战后,致力于番薯的种植,这便是为了巩固内政。
朝中相安无事,虽然众将眼馋刘备军在荆州攻城拔寨,但见主公孙仁确实没有进兵的意思,也就打消了继续劝说主公的念头。
在得到江南四郡之后,刘备的目标,便转移到了江北的南郡和襄阳,这两座城池都是在赤壁之战前失去的,刘备身为刘琦的义父,自然要为刘琦重新夺回这两座城池。
不过曹操已派名将曹仁镇守南郡,又调派了两万守军,刘备想要夺南郡,并不轻松。
于是刘备派使者向东吴求助,所派使者为刘备的小舅子麋竺。
麋竺能言会道,一见到孙仁,便恭敬道:“属下奉刘皇叔之命,特向东吴孙将军请安,赤壁一战,多亏孙将军率兵抗曹,才保全了荆州血脉,今刘皇叔不忘旧恩,定要夺回昔日刘景升所辖领土,以全忠义,但皇叔不敢忘东吴出兵之恩,虽占有江南四郡,但想南郡应让与东吴,此次特派属下来,求孙将军出兵南郡,刘皇叔定会尽力协助的!”
麋竺一番话,全是虚情假意,分明是想向东吴借兵攻南郡,却还说得是替东吴打江山一般。
群臣听得愤愤不平,而军中诸将,更是火冒三丈!
程普道:“麋先生好生不通情理,若不是我东吴出兵,你荆州刘氏,只怕早就死在曹操的大军之下了,可是你们却事先不知会我东吴,占了那江南四郡,现在又求我方出兵南郡,明里说是为东吴攻城,实际上,谁不知道刘备是想自己独吞。”
甘宁也道:“刘备这个大耳贼,只会坐收渔人之利,只怕他得了荆州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东吴了!”
面对众将的质问,麋竺也并不慌张,道:“孙将军,刘皇叔言辞恳求,出兵荆州之地,只是为了替刘琦公子要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土地,待荆州收复之后,刘皇叔必将不再过问荆州之事。”
麋竺的话,自然是向着孙仁说的,而现在的孙仁,已经有了主公的威仪了,在朝堂之上,她半闭着眼睛,一副不太搭理人的模样。
直到麋竺将好话都说尽了,她才缓缓说道:“麋先生,刘豫州想要夺南郡,却怕无法战胜曹军的大将,所以向我东吴借兵,这些事儿,不需要拐弯抹角的说,如今孙刘联盟,共同抗曹,想要借兵,只需说一声便可,孤倒是想问问,刘豫州究竟想借多少兵士?”
见孙仁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图,麋竺也不含糊,径直道:“两万即可。”
孙仁又道:“那孤就借你两万兵马,又派甘宁为将,让刘豫州调遣,如何?”
麋竺一惊,没想到事情如此的顺利,当真是出乎自己的预料。
甘宁不满,道:“主公,末将若是为东吴而战,万死不辞,但若是为了刘备那贼子,末将不愿领兵!”
甘宁意气用事,孙仁便劝道:“甘将军,你久不带兵,只怕生疏了,这一次,孤正好让你去南郡历练历练,等回来后,孤自有重用!”
此言一出,甘宁立即熄气了。
如今甘宁是待罪之身,曾参与了周瑜主导的逼宫夺权之事,幸蒙主公不计前嫌,让他降职留用,原本一直战战兢兢,但是当他听到主公说,将来会重用于他,甘宁哪里还会有半点怨言?
于是甘宁领命,麋竺也颇为欣喜,他原本以为这一次向东吴借兵会经历颇多波折,但不想孙仁竟答应得如此干脆,不仅借来精兵,还借来了猛将一名,麋竺此次回去,定会受刘备赞许的。
虽孙仁已有了决定,但是众臣却依然不满,凭什么白白的让刘备占便宜,凭什么让自己的士兵上前线去为了他人牺牲?
待麋竺告退之后,群臣们纷纷谏言,全是向孙仁陈说借兵给刘备的利害关系的,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幸的是,长史张?力排众议,为主公开脱。
不过纵然是张?,也对主公的决定颇有微词,他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就是杨林。
主公的馊主意,差不多都是出自于杨林,这一次,一定要找杨林问个究竟!
于是张?在下朝之后,将杨林拉到一旁,问道:“杨兄弟,借兵给刘备的主意,是不是你给主公出的?”
杨林笑着说道:“张大人,若是主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自于不才,那么她这个主公还拿来做甚,倒不如让不才来当主公好了。”
张?一想也对,孙仁虽为女子,但她从小到大,都十分聪明,张?看着孙仁长大,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杨林也颇为感慨,如今孙仁的治国方式,已经越来越向自己靠拢了,她也逐渐开始在不向自己征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了。
不枉杨林苦口婆心的为孙仁讲解厚黑之道,如今的孙仁,已然知道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的道理,强者往往是在最后才出手,而那些按捺不住,想要先发制人的,往往只是跳梁小丑。
杨林见张?已无话可说,便主动问道:“张大人,比起是否派兵助刘备来,不才最关心的,倒是番薯的收成如何?张大人是否已经将番薯播种到了东吴的土地上?”
张?道:“老夫虽然百病缠身,但这些事情还是不消杨兄弟操心了,你给的番薯种子,都已经种下去了,按照你的说法,那么要不了多久,这些番薯就能够丰收了。”
杨林心中甚慰,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根本,比起率领士兵在战场上冲杀夺城来,田地里的收成才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
江南虽为鱼米之乡,但适逢乱世,大部分的粮食会被征收充当军粮,纵是丰收,百姓们也依然吃不饱。
民众吃不饱,可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在乱世中,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杨林才会在赤壁之战后,致力于番薯的种植,这便是为了巩固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