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看着五万楚军在秦军的黑色海洋里纵横驰骋,他害怕了。看着王离的彻底覆灭,他一直胆战心惊地待在城里发抖。
王离军整体战斗力应该在章邯军之上,因为那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是一支百战之师。然而让章邯不曾意料到的是,这支大秦铁骑、漠北雄师只在几天时间里就灰飞烟灭。
项羽灭了王离,本想一举灭掉章邯。可章邯躲在棘原闭门自守,项羽那支勇猛的骑兵冲击步军还可以,可要是攻城就没什么优势了,马又跳不上城墙。
更重要的是项羽虽然收编了各诸侯军,总兵力也只有十五六万,而章邯守军却有二十多万,应该说秦军在人数上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虽然章邯现在毫无斗志,但进攻不足,防守有余,毕竟人多。
在几次冲锋后,收效甚微的项羽收兵重渡漳河南岸,与章邯隔河对峙。
在咸阳的胡亥听到王离灭亡、章邯接连失败的消息,非常气愤,就派人过来责问章邯。这一下章邯更害怕了,面前的项羽已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身后的胡亥更是不能淌过的险滩。
胡亥这辈子一直在玩、一直在杀人,干过的坏事数都数不清,可就干了两件实在事,第一件是征兵守长城,结果引出了一个叫陈胜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督促章邯,结果彻底完蛋。
害怕了的章邯派手下司马欣马不停蹄地跑回咸阳向胡亥解释,不过这位仁兄很会办事,因为他清楚能不能保住章邯和自己的性命并不在于胡亥什么态度,而在于那个赵高的太监,因此就直接跑去见赵高。
而赵高办事很绝,凉了司马欣三天硬是不见。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赵高此时的态度就决定着章邯和自己的命运。司马欣明白了,也恐惧了。
司马欣连夜离开咸阳,往棘原赶去,但这位仁兄很聪明,没敢走原路,而是绕了个大圈,走小路跑了回来。司马欣的聪明救了他自己,就在他拨转马头离开咸阳之时,赵高的人已在身后追了过来。最终jiān猾的赵高没能追上油滑的司马欣。
恐惧的司马欣连夜赶回军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向章邯汇报了此次旅行的结果,“赵高用事于中……今战能胜,高必嫉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司马欣的汇报让章邯彻底绝望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为他指了一条生路。指路的人就是陈余,因为陈余给他写了一封信。这位仁兄真的很能说话,从头到尾没见他打过几次像样的仗,一直在说话,但每次说的话都能惊天地、泣鬼神,成为时局的转折点。
信的内容很长,我不想复述,主要意思是有功劳亦诛,无功亦诛,不如投降过来灭掉秦国,一起称王。
绝望了的章邯又找到了一线生机,但还是害怕,因为自己杀了项梁,要是项羽不同意,纵然投降也是死。因此章邯偷偷派人去见项羽,一来商量投降事宜,二来探探项羽的口风,免得鸡飞蛋打。
而此时的项羽正一门心思想着报仇,章邯的脑袋如同自己囊中之物,不要你投降,只要你的命。因此项羽拒绝了,并派人全力进攻章邯,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后,又一次被阻挡在棘原门外。此时的章邯虽然没心进攻,但绝不甘愿就戮,想要我的脑袋,也没那么容易。
但这样一直对垒也不是个事,真不知道胡亥那个二球什么时候会犯浑,章邯真的没信心了。万般无奈之下又一次派人去向项羽投降。
而此时的项羽在范增的开导下也逐渐认识到了大局,也淡化了复仇之心,毕竟粮食有限,并且听说有人已经到了咸阳边,自己也拖不起了,更重要的是想一口吃掉章邯确实有难度。因此项羽同意了。
在双方派人多次互访,交流心得体会后,章邯终于跪倒了项羽面前,痛哭流涕,检讨了自己的过错,诉说了自己的无奈。
项羽是个直性汉子,看到别人发狠他就想杀人放火,看见别人流泪就会心肠变软。在章邯痛哭流涕之际,项羽伸手拉起了他,留在军中。同时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带着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在前边开道,向咸阳进发。
一路上,投降过来的秦军受尽了冷语和侮辱。因为诸侯军的官兵大多是老百姓出身,基本上都受过秦朝官兵的凌辱。等到秦军投降,诸侯军的官兵像对待奴隶和俘虏一样驱使他们,甚至随便折磨、侮辱秦军官兵。这样一来,投降来的秦军有意见了,认为上了章邯的当。投降秦军的情况被人反映到了项羽面前。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误,但千万不要犯致命的错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普通人来说犯一次致命的错误可能就会走到生命的尽头。项羽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代狂人,这位狂人的一生犯了无数次错误,包括好几次致命的错误,这一次无疑是致命的错误之一。在他那不断的错误累积下,从叱咤天下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这一次错误,就是他走向末路的起点。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本应该约束诸侯军,体恤投降军,并将投降军分散开来,逐步消化,慢慢吸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楚国大军的有机体。而他没有,因为他想到了秦国曾经的名将白起的方法,在采取这个方法前,他应该没有想过白起的结局。
新安,这是一个应该记住的地方。就在这座小城,诸侯军拉弓满弦,向赤手空拳的投降军射去了利箭。二十多万人,在绝望的哀嚎和痛苦地挣扎过后,倒在了血泊之中。
如果白起还活着,他会明白什么叫报应。秦军当年向赤手空拳的三十万赵军挥起屠刀之时,可曾想过,有一天会原封不动地回报到自己身上。
可项羽也不会想到,当自己挥起屠刀之时,也是自己真正王霸天下的梦想开始破灭之日,因为纵然各路诸侯答应,老秦人绝不会答应。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多少幼儿失去了父亲……他没有想到的,会有人替他想到。
二十万秦军埋骨新安,二十万冤魂随风游荡。这些冤魂成了章邯保命的资本,也成了章邯称王的垫脚石。二十万人死了,只有三个人活着,三个人的名字记录的很清楚——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将会在老秦人的唾骂声中苟延残喘地活着,也会在鄙夷目光下受尽凌辱地死去。
这三个人,我无话可说。
;
王离军整体战斗力应该在章邯军之上,因为那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是一支百战之师。然而让章邯不曾意料到的是,这支大秦铁骑、漠北雄师只在几天时间里就灰飞烟灭。
项羽灭了王离,本想一举灭掉章邯。可章邯躲在棘原闭门自守,项羽那支勇猛的骑兵冲击步军还可以,可要是攻城就没什么优势了,马又跳不上城墙。
更重要的是项羽虽然收编了各诸侯军,总兵力也只有十五六万,而章邯守军却有二十多万,应该说秦军在人数上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虽然章邯现在毫无斗志,但进攻不足,防守有余,毕竟人多。
在几次冲锋后,收效甚微的项羽收兵重渡漳河南岸,与章邯隔河对峙。
在咸阳的胡亥听到王离灭亡、章邯接连失败的消息,非常气愤,就派人过来责问章邯。这一下章邯更害怕了,面前的项羽已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身后的胡亥更是不能淌过的险滩。
胡亥这辈子一直在玩、一直在杀人,干过的坏事数都数不清,可就干了两件实在事,第一件是征兵守长城,结果引出了一个叫陈胜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督促章邯,结果彻底完蛋。
害怕了的章邯派手下司马欣马不停蹄地跑回咸阳向胡亥解释,不过这位仁兄很会办事,因为他清楚能不能保住章邯和自己的性命并不在于胡亥什么态度,而在于那个赵高的太监,因此就直接跑去见赵高。
而赵高办事很绝,凉了司马欣三天硬是不见。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赵高此时的态度就决定着章邯和自己的命运。司马欣明白了,也恐惧了。
司马欣连夜离开咸阳,往棘原赶去,但这位仁兄很聪明,没敢走原路,而是绕了个大圈,走小路跑了回来。司马欣的聪明救了他自己,就在他拨转马头离开咸阳之时,赵高的人已在身后追了过来。最终jiān猾的赵高没能追上油滑的司马欣。
恐惧的司马欣连夜赶回军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向章邯汇报了此次旅行的结果,“赵高用事于中……今战能胜,高必嫉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司马欣的汇报让章邯彻底绝望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为他指了一条生路。指路的人就是陈余,因为陈余给他写了一封信。这位仁兄真的很能说话,从头到尾没见他打过几次像样的仗,一直在说话,但每次说的话都能惊天地、泣鬼神,成为时局的转折点。
信的内容很长,我不想复述,主要意思是有功劳亦诛,无功亦诛,不如投降过来灭掉秦国,一起称王。
绝望了的章邯又找到了一线生机,但还是害怕,因为自己杀了项梁,要是项羽不同意,纵然投降也是死。因此章邯偷偷派人去见项羽,一来商量投降事宜,二来探探项羽的口风,免得鸡飞蛋打。
而此时的项羽正一门心思想着报仇,章邯的脑袋如同自己囊中之物,不要你投降,只要你的命。因此项羽拒绝了,并派人全力进攻章邯,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后,又一次被阻挡在棘原门外。此时的章邯虽然没心进攻,但绝不甘愿就戮,想要我的脑袋,也没那么容易。
但这样一直对垒也不是个事,真不知道胡亥那个二球什么时候会犯浑,章邯真的没信心了。万般无奈之下又一次派人去向项羽投降。
而此时的项羽在范增的开导下也逐渐认识到了大局,也淡化了复仇之心,毕竟粮食有限,并且听说有人已经到了咸阳边,自己也拖不起了,更重要的是想一口吃掉章邯确实有难度。因此项羽同意了。
在双方派人多次互访,交流心得体会后,章邯终于跪倒了项羽面前,痛哭流涕,检讨了自己的过错,诉说了自己的无奈。
项羽是个直性汉子,看到别人发狠他就想杀人放火,看见别人流泪就会心肠变软。在章邯痛哭流涕之际,项羽伸手拉起了他,留在军中。同时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带着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在前边开道,向咸阳进发。
一路上,投降过来的秦军受尽了冷语和侮辱。因为诸侯军的官兵大多是老百姓出身,基本上都受过秦朝官兵的凌辱。等到秦军投降,诸侯军的官兵像对待奴隶和俘虏一样驱使他们,甚至随便折磨、侮辱秦军官兵。这样一来,投降来的秦军有意见了,认为上了章邯的当。投降秦军的情况被人反映到了项羽面前。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误,但千万不要犯致命的错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普通人来说犯一次致命的错误可能就会走到生命的尽头。项羽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代狂人,这位狂人的一生犯了无数次错误,包括好几次致命的错误,这一次无疑是致命的错误之一。在他那不断的错误累积下,从叱咤天下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这一次错误,就是他走向末路的起点。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本应该约束诸侯军,体恤投降军,并将投降军分散开来,逐步消化,慢慢吸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楚国大军的有机体。而他没有,因为他想到了秦国曾经的名将白起的方法,在采取这个方法前,他应该没有想过白起的结局。
新安,这是一个应该记住的地方。就在这座小城,诸侯军拉弓满弦,向赤手空拳的投降军射去了利箭。二十多万人,在绝望的哀嚎和痛苦地挣扎过后,倒在了血泊之中。
如果白起还活着,他会明白什么叫报应。秦军当年向赤手空拳的三十万赵军挥起屠刀之时,可曾想过,有一天会原封不动地回报到自己身上。
可项羽也不会想到,当自己挥起屠刀之时,也是自己真正王霸天下的梦想开始破灭之日,因为纵然各路诸侯答应,老秦人绝不会答应。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多少幼儿失去了父亲……他没有想到的,会有人替他想到。
二十万秦军埋骨新安,二十万冤魂随风游荡。这些冤魂成了章邯保命的资本,也成了章邯称王的垫脚石。二十万人死了,只有三个人活着,三个人的名字记录的很清楚——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将会在老秦人的唾骂声中苟延残喘地活着,也会在鄙夷目光下受尽凌辱地死去。
这三个人,我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