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张图纸的设计,更加相近“威奇塔号”重巡舰。
刘胖子真是用心了,并且杨浩发现,这一次他拿出来的,居然还是有着变形金刚色彩的多合一平台模式。
一副外表跟“布鲁克林级”近乎一样的舰体尺寸,主舰体、主机结构完全一样。甚至两舰的舰桥主桅烟囱等等位置都差不多。只是在武器设置上,轻巡为前三后二五座三联装炮。重巡为前二后一背负式设计。
若是单纯方便拍摄电影需要,更换主炮单元,从远处看真心不一定能分辨的出来。
杨浩对这条标排一万吨的大家伙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mk15型火炮的射速只有每分钟3-4发,但其能够发射重型穿甲弹,可以达到在14080米距离上,贯穿装甲的水准。对于19世纪末的所有战舰,都有致命的威胁。
再加上八座单装mk12型火炮的射速,远近相宜,基本上可以扫荡一切敢于拦在眼前的敌舰。以一当十不敢说,保护自己存在则是无忧。
唯一不能令人满意的,就是装甲厚度了。
主装甲带114-,主炮正面,司令塔的水准,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关键是覆盖面积太小,且一样难以挡住超过口径火炮的抵近射击。
如果使用现代先进冶金技术制造的装甲钢。防御能力达到1895年克虏伯镍铬合金钢的2-3倍,倒是还能凑合。只不过这成本,估计就得上去了。
等杨浩提出是。还不是适当加强装甲厚度时,刘胖子诧异的瞪圆眼睛:“你还真想当一艘正经八百的战舰来造啊!那得多少钱你知道么?大几亿丢进去嘛响儿都听不到!”
他搂着杨浩的脖子,语重心长的道:“我说兄弟,咱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践法儿。你弄蒸汽炮舰还好说,怎么都能便利用掉。这上万吨的玩意,咱国内拍戏根本用不上。集资建造弄来那点钱杯水车薪,八成都得你自己掏。就弄出来个摆设。收参观费连服务人员都养不活。不划算啊!”
这是真心当朋友的话了。换做是个仇富的,管你土豪要花多少钱。你不是想浪费么?哥给你往泰坦尼克号上整,保管一次整舒坦。
刘胖子虽然热爱这一行,却不那么没底线。他是真担心杨浩一时脑袋发热就干了,回头再后悔。朋友都没得做。
杨浩却不能告诉他,哥们这是要弄去异时空打仗用啊!这钱必须得花,建造的还必须得快,舰体还必须得结实抗造。各种条件,一点都不能少!
他同样拍着刘胖子的厚实肩膀笑道:“你安心整就是。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就觉着,咱们手里有点外财,光顾了吃喝享受,那跟猪没区别。做人得有点理想。咱们国家现在经济强了,海军也起来了。未来肯定能成为海上大国。但大炮巨舰这一断历史,却始终是断层。能够集中众人之力,把这块儿补上。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刘胖子嗯嗯连声,这个理由说得通。
不光是他,许许多多在网上过嘴瘾的舰船爱好者,也有这样的心愿。可奈何基本都没那个能力实现。人家真正有钱的,压根不甩这茬儿,所以只能是个梦。
杨浩又叹了口气:“另外。你也知道,我老爸是海军退下来的。他半辈子都想着指挥一条真正的战舰遨游大海。我得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不是?”
刘胖子没话说了。有钱难买孝心啊!虽然杨浩这方法有点奇葩和夸张,但谁就敢说人家没有道理呢?
就许你花几百万买跑车泡小三,还不兴人家花几个亿弄战舰来安慰老爹?
我看行!
他“滋溜”一抹嘴角的哈喇子,腮帮子拧出两道纹路,咬牙叫道:“好!既然你这么说了,哥哥那就拿出点真本事来!不就是想皮糙肉厚点吗?没问题!咱就搞他一条正经带装甲的战舰出来!”
他是真不担心杨浩提要求。
如果说二战之前,高强度舰船用钢还是各国秘而不宣的高科技,那么到了21世纪,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的中国,同样也是各级船用钢板的第一生产大国。不要说你造几条战舰,就算克隆二战美国海军也足够供应。
以坚固著称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其上层建筑、非装甲舱段,使用的st42钢材为其硬度为140-160hb,抗拉强度为420-510mpa,屈服强度为340-360mpa,弹性形变范围21%。常见的a36钢就能相近。
其装甲舱段、轻装甲舱段所用的st52造船钢,常见的a40钢板足以比拟。
至于数据更高的ww、wh钢,也都有对应的型号,且都已经量产,价格也没说贵到让人无法承受。
作为装甲的表面渗碳硬化钢就更简单了,一般小型钢厂都能调制的出来。更加变态的现代合金钢,那许多数据都是逆天的。
刘胖子甚至都不用太费力气,大部分设计也基本不用动,稍微修改部分重点数据,就能保证这条船奔着装甲巡洋舰去了。
具体的建造还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这里头关键一条,舰炮和炮塔的制造。在他得到了军火商那里提供的图纸后,还需要工厂这边安排试生产。因为没能弄到号称史上最强之“得梅因”的怪物203炮,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用mk15。射速上,自然就上不来。
独立研究一种先进火炮,那不是军事爱好者能干的事儿。不过刘胖子联系到的某位牛人,却提出一种思路,仿照得梅因,为舰炮增加自动装弹机,把俯仰旋转全部用电力驱动,那么应该能够把mk15提高到每分钟6-8发的样子。
不过如此一来,炮塔重量,就不是寻常小身板能扛得起。得梅因最后弄到2万吨体格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在杨浩看来,在19世纪末搞那么先进的玩意根本没有太大意义---就他的对手来说,谁也扛不住九门火炮每分钟倾泻30发炮弹的密度!尤其是,还是在10公里外的精确打击!
火炮的生产,依然是在无所不能的军代表监督下进行。整个过程随便你整,只是到了最后,试炮必须海军操作,试完了直接封存入库。你的战舰上?顶着一堆无缝钢管玩吧。并且还是里面横一根钢梁,绝对不允许有成型的炮弹打出去。
杨浩并不在乎他们怎么控制。反正只要造好了,他就能投影到乙位面去用。关键是,他从头到尾的拍下来整个生产过程,写出生产手册,拿到乙位面慢慢的钻研学习,一点点吃透就是了。反正,两边用的是同一套生产体系。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到过年,杨浩和一家人都处在忙忙碌碌的状态。乙位面那边,也只是不时的过去溜一眼,确定没什么大问题,就赶紧回来。
然而就是这几天,他们参与历史进程,导致改变的恶果开始悄然显现!
连续半个月都偃旗息鼓,只让陆军在高丽半岛折腾的日本,并没有因为损失了多艘主力舰就放弃折腾。在努力修复几艘受损主力舰的同时,他们暗中通过英国人,联系上了此前打过交道的智利海军,把包括“卜拉得”号铁甲舰在内的七条战舰,全都买下来!
智利人很会发战争财,临时要价都挺狠,日本人疯狗入穷巷,竟然马上就答应了。当然了,他们之前准备的就很充分,手里不但有足够的银子,还在国际市场发型战争公债,英国人都吃进去不少。
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交,就是英国人使了劲。
英国如此公然偏袒日本的原因,与杨家的插手有极大的关系。
一个,是杨浩借给李鸿章的军费,让英国人准备大借款时狠狠宰一刀的预期红利损失了几百万。第二,则是杨浩那条“东名号”的奇怪表现,让英国人起了警惕。
在远东,出现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而加强日本海军,重新在双方之间制造微弱平衡,乃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结果就是,杨浩在家过节的这段时间,日本人买下的七条新战舰,正悄悄越过太平洋!
因为整个决定是内阁在倭皇睦仁的许可下悄悄进行的,并没有向外公布,以至于互相找回公使后,清廷完全不知情!
杨浩的历史先知能力,也失去作用。
整个八月初,中日双方都在向高丽努力增兵。一直认为日本会吃亏就老实的李鸿章,调兵遣将的速度慢腾腾的,只是派去了总数一万五千人,汇聚在平壤。而这里面,左宝贵和丰升阿带的兵马里面,三分之二是临时征召的新兵。除了滥竽充数,他们究竟有几成战斗力,谁也不敢保证。
反过来,日军却派出装备了新式村田二十二8发弹仓的步枪之第五师团本队,以及第十旅团之朔宁支队,元山支队等等。总兵力,接近一万四千人。
如果光看人数和装备,似乎清军占据优势。但对比一下兵员素质,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清军从一开始,就输定了!
乙位面,1894年8月14日,杨浩带领一整个营的新老士兵混合部队,乘坐“东名号”,在多艘炮艇护送下,悄然越过黄海,航向平壤。(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aoura的月票!
刘胖子真是用心了,并且杨浩发现,这一次他拿出来的,居然还是有着变形金刚色彩的多合一平台模式。
一副外表跟“布鲁克林级”近乎一样的舰体尺寸,主舰体、主机结构完全一样。甚至两舰的舰桥主桅烟囱等等位置都差不多。只是在武器设置上,轻巡为前三后二五座三联装炮。重巡为前二后一背负式设计。
若是单纯方便拍摄电影需要,更换主炮单元,从远处看真心不一定能分辨的出来。
杨浩对这条标排一万吨的大家伙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mk15型火炮的射速只有每分钟3-4发,但其能够发射重型穿甲弹,可以达到在14080米距离上,贯穿装甲的水准。对于19世纪末的所有战舰,都有致命的威胁。
再加上八座单装mk12型火炮的射速,远近相宜,基本上可以扫荡一切敢于拦在眼前的敌舰。以一当十不敢说,保护自己存在则是无忧。
唯一不能令人满意的,就是装甲厚度了。
主装甲带114-,主炮正面,司令塔的水准,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关键是覆盖面积太小,且一样难以挡住超过口径火炮的抵近射击。
如果使用现代先进冶金技术制造的装甲钢。防御能力达到1895年克虏伯镍铬合金钢的2-3倍,倒是还能凑合。只不过这成本,估计就得上去了。
等杨浩提出是。还不是适当加强装甲厚度时,刘胖子诧异的瞪圆眼睛:“你还真想当一艘正经八百的战舰来造啊!那得多少钱你知道么?大几亿丢进去嘛响儿都听不到!”
他搂着杨浩的脖子,语重心长的道:“我说兄弟,咱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践法儿。你弄蒸汽炮舰还好说,怎么都能便利用掉。这上万吨的玩意,咱国内拍戏根本用不上。集资建造弄来那点钱杯水车薪,八成都得你自己掏。就弄出来个摆设。收参观费连服务人员都养不活。不划算啊!”
这是真心当朋友的话了。换做是个仇富的,管你土豪要花多少钱。你不是想浪费么?哥给你往泰坦尼克号上整,保管一次整舒坦。
刘胖子虽然热爱这一行,却不那么没底线。他是真担心杨浩一时脑袋发热就干了,回头再后悔。朋友都没得做。
杨浩却不能告诉他,哥们这是要弄去异时空打仗用啊!这钱必须得花,建造的还必须得快,舰体还必须得结实抗造。各种条件,一点都不能少!
他同样拍着刘胖子的厚实肩膀笑道:“你安心整就是。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就觉着,咱们手里有点外财,光顾了吃喝享受,那跟猪没区别。做人得有点理想。咱们国家现在经济强了,海军也起来了。未来肯定能成为海上大国。但大炮巨舰这一断历史,却始终是断层。能够集中众人之力,把这块儿补上。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刘胖子嗯嗯连声,这个理由说得通。
不光是他,许许多多在网上过嘴瘾的舰船爱好者,也有这样的心愿。可奈何基本都没那个能力实现。人家真正有钱的,压根不甩这茬儿,所以只能是个梦。
杨浩又叹了口气:“另外。你也知道,我老爸是海军退下来的。他半辈子都想着指挥一条真正的战舰遨游大海。我得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不是?”
刘胖子没话说了。有钱难买孝心啊!虽然杨浩这方法有点奇葩和夸张,但谁就敢说人家没有道理呢?
就许你花几百万买跑车泡小三,还不兴人家花几个亿弄战舰来安慰老爹?
我看行!
他“滋溜”一抹嘴角的哈喇子,腮帮子拧出两道纹路,咬牙叫道:“好!既然你这么说了,哥哥那就拿出点真本事来!不就是想皮糙肉厚点吗?没问题!咱就搞他一条正经带装甲的战舰出来!”
他是真不担心杨浩提要求。
如果说二战之前,高强度舰船用钢还是各国秘而不宣的高科技,那么到了21世纪,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的中国,同样也是各级船用钢板的第一生产大国。不要说你造几条战舰,就算克隆二战美国海军也足够供应。
以坚固著称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其上层建筑、非装甲舱段,使用的st42钢材为其硬度为140-160hb,抗拉强度为420-510mpa,屈服强度为340-360mpa,弹性形变范围21%。常见的a36钢就能相近。
其装甲舱段、轻装甲舱段所用的st52造船钢,常见的a40钢板足以比拟。
至于数据更高的ww、wh钢,也都有对应的型号,且都已经量产,价格也没说贵到让人无法承受。
作为装甲的表面渗碳硬化钢就更简单了,一般小型钢厂都能调制的出来。更加变态的现代合金钢,那许多数据都是逆天的。
刘胖子甚至都不用太费力气,大部分设计也基本不用动,稍微修改部分重点数据,就能保证这条船奔着装甲巡洋舰去了。
具体的建造还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这里头关键一条,舰炮和炮塔的制造。在他得到了军火商那里提供的图纸后,还需要工厂这边安排试生产。因为没能弄到号称史上最强之“得梅因”的怪物203炮,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用mk15。射速上,自然就上不来。
独立研究一种先进火炮,那不是军事爱好者能干的事儿。不过刘胖子联系到的某位牛人,却提出一种思路,仿照得梅因,为舰炮增加自动装弹机,把俯仰旋转全部用电力驱动,那么应该能够把mk15提高到每分钟6-8发的样子。
不过如此一来,炮塔重量,就不是寻常小身板能扛得起。得梅因最后弄到2万吨体格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在杨浩看来,在19世纪末搞那么先进的玩意根本没有太大意义---就他的对手来说,谁也扛不住九门火炮每分钟倾泻30发炮弹的密度!尤其是,还是在10公里外的精确打击!
火炮的生产,依然是在无所不能的军代表监督下进行。整个过程随便你整,只是到了最后,试炮必须海军操作,试完了直接封存入库。你的战舰上?顶着一堆无缝钢管玩吧。并且还是里面横一根钢梁,绝对不允许有成型的炮弹打出去。
杨浩并不在乎他们怎么控制。反正只要造好了,他就能投影到乙位面去用。关键是,他从头到尾的拍下来整个生产过程,写出生产手册,拿到乙位面慢慢的钻研学习,一点点吃透就是了。反正,两边用的是同一套生产体系。
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到过年,杨浩和一家人都处在忙忙碌碌的状态。乙位面那边,也只是不时的过去溜一眼,确定没什么大问题,就赶紧回来。
然而就是这几天,他们参与历史进程,导致改变的恶果开始悄然显现!
连续半个月都偃旗息鼓,只让陆军在高丽半岛折腾的日本,并没有因为损失了多艘主力舰就放弃折腾。在努力修复几艘受损主力舰的同时,他们暗中通过英国人,联系上了此前打过交道的智利海军,把包括“卜拉得”号铁甲舰在内的七条战舰,全都买下来!
智利人很会发战争财,临时要价都挺狠,日本人疯狗入穷巷,竟然马上就答应了。当然了,他们之前准备的就很充分,手里不但有足够的银子,还在国际市场发型战争公债,英国人都吃进去不少。
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交,就是英国人使了劲。
英国如此公然偏袒日本的原因,与杨家的插手有极大的关系。
一个,是杨浩借给李鸿章的军费,让英国人准备大借款时狠狠宰一刀的预期红利损失了几百万。第二,则是杨浩那条“东名号”的奇怪表现,让英国人起了警惕。
在远东,出现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而加强日本海军,重新在双方之间制造微弱平衡,乃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结果就是,杨浩在家过节的这段时间,日本人买下的七条新战舰,正悄悄越过太平洋!
因为整个决定是内阁在倭皇睦仁的许可下悄悄进行的,并没有向外公布,以至于互相找回公使后,清廷完全不知情!
杨浩的历史先知能力,也失去作用。
整个八月初,中日双方都在向高丽努力增兵。一直认为日本会吃亏就老实的李鸿章,调兵遣将的速度慢腾腾的,只是派去了总数一万五千人,汇聚在平壤。而这里面,左宝贵和丰升阿带的兵马里面,三分之二是临时征召的新兵。除了滥竽充数,他们究竟有几成战斗力,谁也不敢保证。
反过来,日军却派出装备了新式村田二十二8发弹仓的步枪之第五师团本队,以及第十旅团之朔宁支队,元山支队等等。总兵力,接近一万四千人。
如果光看人数和装备,似乎清军占据优势。但对比一下兵员素质,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清军从一开始,就输定了!
乙位面,1894年8月14日,杨浩带领一整个营的新老士兵混合部队,乘坐“东名号”,在多艘炮艇护送下,悄然越过黄海,航向平壤。(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aoura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