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我来了!”从师傅的书房里传出来交谈的声音。
“坚儿吗?进来吧!”待刘坚开了门,却发现两个打扮不似读书人的人坐在师傅的下首位置,似乎看出了刘坚的疑惑,先指了左边那位,“这位是郑师傅。”又指了右边那位,“这位是钱师傅。两位师傅都是刚刚从南京赶来的。”

“郑师傅好,钱师傅好!”既然先生都叫他们做师傅,自己跟着叫肯定不吃亏,不过还是有点疑惑,这书院虽说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可是这两个明显不是先生的朋友啊,

“公子,客气了!”两位打扮普通的来客,在刘坚行礼之后,赶忙回礼。

“郑师傅是南京数一数二的木工师傅,钱师傅是南京铁匠的龙头,我刚刚已经把你的构想和他们说过了。”程先生这一说,刘坚哪有不明白的,这两位师傅是程先生从南京找来给自己干活的,虽然不知道程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却不能不让人感动。

“师父,图纸我都放在家里了,我在家里还做了个样品。不如师父还有郑师傅和钱师傅到我家去!”刘坚和两位南京的高人解释了一会,却发现两位高人总有些听不进去,毕竟也是这个时代没出来过的东西,突然间有人说这样子可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想的通。

两位师傅自然是没意见,事实上他们都有点迫不及待去看那个和传说中木牛流马有些类似的工具了。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1年-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其后多有工匠想把这门鬼斧神工的艺术给还原了,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孩子说他那东西制造出来,用于代步可以日行两百里,若是载物也可以三四百斤,你叫他们怎么能轻易服气,就算是也要有木匠还有铁匠的帮忙才能造出来,可这天下木匠,铁匠多了去了,其中不少,技艺不比他们要差。

此时,杨晓楠正在和宏文两个折腾着刘坚造出来的样子货,宏文纯粹就是再玩,而杨晓楠却琢磨着刘坚交待的链条还有轴承之类的东西。

等两位从南京来的工匠看到,那辆样子货真的在一个孩子的脚下跑着,恨不得一把把宏文拉下来,然后自己坐上去体验一把。不过也是脚下生风,没等主人家说话,就走了过去,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用手也从头到尾摸过了一遍。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什么,先是小声的交流了起来,后来声音越来越大,隐隐起了什么争执。

眼看着一阵没有战火的硝烟就要爆发,刘坚赶快示意宏文弄出一点动静,宏文也是个机灵的,拿起地上的木头就开始加工起来,那声音自然也惊动了沉醉在科学世界里的两位工匠师傅。

“咳咳咳……”两人不由自主的咳了起来。

“郑师傅,钱师傅,你们看我说的可行?”虽说是样子货,可是有杨晓楠这个手艺人在,牙盘,链条还是做的有模有样的,还装上了可以供人骑行的踏板。

“小少爷!”木工出身的郑师傅显得尤为激动,他现在已经认定了那东西是可以做出来的,至于刘坚是不是有高人指点他并不是很在意,其实就是现在回去,他都能估摸做出一辆差不多的,就怕是还有什么东西藏着,要知道这年头讲的就是法不传六耳,不过能想出这东西的那位高人无疑值得膜拜,要知道他做了一辈子木工,马车什么的也做过不少,就是平时也琢磨过鲁班的飞天翼,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却不曾想过半边的马车也能用,“小少爷,我可以试一试吗?”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郑师傅渴望的看着刘坚。

“郑师傅,尽管试试!”这些东西刘坚从来没打算藏着,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刘坚还是非常认同的,为什么古人能做出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而后人却只能瞻仰,和那种口口相传的授徒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虽然大家都这样,不代表刘坚这个搅局者会遵守这种规则,“宏文,给郑师傅先演练一遍。”

“多谢少爷!”郑师傅略一拱手,正所谓大恩不言谢,这时候说再多都有些矫情了。

事实上,刘坚做的样子货还真是简单的很,拐弯都要下车自己搬动,不过却已经具备自行车的模型了。

要说缺点就是有一些抖了,毕竟轮子是木头做的,没有减震的功能。

事实上证明程先生从南京请来两位师傅,真是有先见之明。在做出第一辆自行车的时候,程先生就已经和两位师傅签了一份七年之约,七年之内,他们两个还有他们的徒弟要给这项技术保密,而他们将在程先生开设的自行车厂里帮工。这个将要在南京开设的厂子,刘坚有一份子,刘家一份子,两个师傅一份子,剩下的七份都归了程先生所有。

虽然程先生一个人占了七份,不过却没有人有意见,毕竟他们拿到手的都是实打实的,特别是两个师傅都有些不敢拿这个份子,而程先生的七份却是要先投入,要给那些雇人薪水,还要打通各个关节,最关键的是要能挺得住各路眼红的神仙。

有道是抄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如果你没有实力,那些官儿有的是办法割你的肉,喝你的血。而且能从南京镇守府借用两个手艺高超的师傅,绝对有不小的能量。

具体的操作,程先生没有让刘坚参与,因为自从自行车的事件后,程先生对刘坚越发的严格,背书,写大字,写时文等等,忙碌的不可开交,就是养猪场的第一批肉猪出场子这么大的事情都没工夫去庆贺,至于自行车的事情,只是模模糊糊的听说了一些,听说是将一辆镀金的送给了皇上,又做了几辆镀银的送给了当朝的几位霸主——几位阁老,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陆柄,司礼监总管太监黄锦,还有就是严阁老家的小阁老。等到那些车子在京城这么一亮相,先是在国都掀起了一股自行车的热潮,然后通过京城向东南这个富庶之地传来。绍兴已经有人开始用自行车代步了。

一时之间,坐轿子的都少了许多。不说自行车目前是那等有钱人才玩的东西,速度还不慢,另外就是锻炼身体了。刘坚假公济私,给自己家弄了好几辆。让那些买不到车的是那个羡慕嫉妒恨啊,以至于他父亲那一辆没几天就被好友给借走了,刘坚只好把自己的贡献了出来。

冬天的时候,猪肉又是大卖了一笔,虽然定价只有普通猪肉的一半,七分银子一斤,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舍得多称上三五斤。冬红薯在各方人物的关注下也是丰收了。

过了春,朝廷的嘉奖公文终于来了,吴知府调任户部郎中,虽然是平调,可是从地方到中央绝对是一个大跨步了。在多方的协调下,赵知县升任了他梦寐以求的绍兴知府的位置,当然也是因为他全程参与了整个养猪场以及番薯的推广。

吴郎中可能就没那么享受了,户部早在番薯丰收的时候就市价征收了一大批番薯做种子,这件事情还是他在知府任上办的,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就开始做事。在北方先选了几个地方开办试验田,南方则是现在受灾的地方推广,一桩桩的事情,都需要他去做。

除了这两位大人,其他的一应人物也都有奖赏。赵瑾瑜直接就得了个监生的资格,不用在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南方考了,只要在国子监能脱颖而出,到时候考进士却是轻松了许多。

其余人也是各有赏赐,或是官职,或是金银。

不过作为整个计划的创始人却没有多少的赏赐,也就几句嘉勉的话还有二百两银子。二百两银子还不够打赏宣旨的太监再加上请一顿的,左手进右手出,唯一的好处就是刘家的祠堂多了一样可以供奉的东西。

过年的时候,全族人祭祀的时候,看刘坚的眼光,再也不是那种轻视了,羡慕中略带些讨好的目光,让刘坚颇有些小人得志的想法,不由得有些懊恼,要是皇上赏赐个什么散官之类的,那不是好看多了。

虽然两样生意赚了不少钱,可是刘坚却没有存下什么钱财,大姐要结婚,胞姐也要和结拜大哥乔子方共结连理了,两位姐姐的压箱钱就花了许多钱,再加上先生做主把他剩下的钱捐给了那些读不起书的人,又在各个乡村里建了一个公用的沼气池,给那些村子里的读书人冬天取暖还有晚上照明用,也算是不小的一桩善举。

可是自己又能说什么呢?师父也是看自己年龄还小,手里握着太多钱财,要是一个把持不住,被酒色财气什么的给迷住了,要再回头就很难说,也要耽搁不少的时间。(猫咪厚颜在这向大家求下推荐和收藏哈!)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