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阳宫。
自从接到武安君白起的求援信后,秦国君臣们就炸开锅了。燕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败了,新君继位,转而亲近三晋。秦国之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一下子付诸东流。虽然拿下了半个雁门郡、半个太原郡,但赵国的十八万大军也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不日即将抵达。更重要的是赵国的态度,黑冰台传来的消息称赵王听闻太原郡危急后又惊又怒,要求不退秦兵誓不还军。
不过,丞相魏冉传来的却是真正的捷报---安邑之围已解。十二万秦军正与十五万赵、魏联军在?阳一带对峙。虽然南阳郡的秦兵暂无消息,但韩军迟迟没有北上支援赵、魏,想来已经被牵制住了。
秦国这次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如今北线、中线、南线加起来,秦国已经投入了三十五万的兵力,吸引了赵、魏两国四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且迫使韩国不敢动分毫。不过,眼下秦国可派之兵也仅剩下不到三十万,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居然请秦王增派援军,支持他打一场耗时很久的歼灭战!
“王上,臣以为从雁门郡到太原郡、河东郡,我军兵力虽然都是稍微劣于敌军,但我军能征善战,主将又是知兵之人,这些许的差距不足为道。魏丞相与赵、魏相持,多有胜绩。武安君乃天下名将,更加不需增派援军。”一名大臣出言建议道。
秦王听后点了点头,秦国还没有从之前的惨败中恢复过来。白起居然还想要十万援军,并在信中声称若有十万援军,给他一年时间,他可以杀到邯郸城下。一年!十万大军!这些都不是秦王愿意接受的数字。
“王上,韩国已经完全被楚国和南阳郡兵牵制住。臣以为不如派遣定阳、上郡守军凑齐三万大军东进,拿下蒲阳,和武安君的大军合做一处。这样,河西郡的赵军会寝食难安,担心后路被我们大秦包抄。一者给魏丞相减小压力,二者也算是给武安君派出了援军。”一个善于揣摩人心的大臣也不甘寂寞地献言。
白起不是要援军吗,我建议王上给你了。就连没有提出援军要求的魏冉自己都照顾到了。秦王一旦采用自己的建议,白起、魏冉两个人都算是欠自己一个人情!这样的人情不卖白不卖。
“宛侯对此事如何看?”秦王略一思考,点了公子市的将。
最近这段时间公子市表现得,秦王很满意,他除了饮酒作乐,提一些秦王满意的建议,再没有结交大臣。也许,随着年长,随着上次立太子之争的失望,公子市已经对王位失去了念想?秦王在心里暗暗打了个问号。
公子市闻言恭敬地出列,不急不忙地说道:“臣以为,王上派援兵也好,不派援兵也好,都有各自的考虑,孰优孰劣,臣不便断言。”
看到公子市罕见地打起太极,秦王倒是来了兴致,于是问道:“宛侯此意何解?”
“回禀王上,我大秦前不久才折损了近三十万大军,百万石粮草,正需修养生息。眼下大军出兵不过一月,就已拿下半个雁门、半个太原、半个河东,成果斐然。如果就此而止,臣以为可乎。毕竟如今足有十八万赵、魏联军被我大秦四面围困,他们的活动范围不过一百五十里之地,我大秦占据绝对的主动。”
秦王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确实极好。之前河西郡的赵军背靠赵之太原,河东郡的魏军则是依靠韩国,秦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可如今,魏冉大军阻隔了河东郡和韩国的联系,白起的大军则阻断了河西郡和赵国的联系。韩国弱小,不敢来援,自己即使耗也能耗死这十八万赵、魏大军。
看到秦王的赞同,公子市接着说道:“不过,正因为我们占据主动,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武安君不过是想与二十万赵军决战于晋阳城下,若胜,赵国必定丧胆,河西、河东郡的赵、魏联军很有可能一触即溃,根本不需我们大费周折的围剿。如此一来,晋阳获胜后,我大秦用不了一月的功夫,就可以重新恢复失去的所有疆土。”
秦王听后沉默不语,公子市将其中的利弊剖析的清清楚楚。若是想保险起见,就选择就地防守。若想更进一步,就下一个血本,选择相信白起。
因为魏冉不在朝堂,魏冉一系的人马也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只能尽可能揣摩魏冉可能的心思。其他大臣,像好战些的泾阳君公子悝就建议派出援兵,像老持稳重的大臣就建议保住眼前的战果。
是冒险还是稳重,在这一刻成为了秦王需要面临的课题。
十日后,韩国,新城。
一支骑兵风尘仆仆地从北方疾驰而来。他们的衣甲破败不堪,神色间也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每个人却是挺直了腰杆,没有任何的抱怨或者不平。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领军的年轻校尉露出一抹喜色。他突然扬起了手臂,沙哑地吼道:“停!”
疾驰的军队戛然而止,扬起了一条巨大的土龙,瞬间吞没了前方百十步距离的一切事物。校尉名为李牧,在接到暴鸢转来的军令后,李牧第一时间率领三千羽林军回援新郑。
在伐燕一役中,李牧表现出色,先败阳城八千守军,再退定兑五千大军,继而周旋在易水之畔,搅得两岸鸡犬不宁。如果不是收到暴鸢的书信,言明公孙操已除,新君继位,燕国变为韩国盟友,李牧还会将自己不败的战绩延续下去。
可惜,楚国名将景阳率军五万进逼楚、韩边境,南阳郡秦兵蠢蠢欲动,这让韩国国内惶恐。韩王担心有变,急招韩军班师回国。身为骑兵的羽林军自然而然地成为回国增援的首选。
在纵横燕国的十几日,羽林军损失了不过七百人,杀伤燕军却超过八千之数。为了及时弥补战损,李牧自作主张召集了一些擅长骑射的燕国百姓加入羽林军,当然,是在仔细甄别后。羽林军的战马数量也悄悄翻了个翻,足足七千匹战马。就这样,李牧率领羽林军一人两骑,星夜回援,甚至多出一千战马被用来奢侈地运输粮草。
只是,在李牧率军赶到宜阳后,宜阳守军居然表示没有见过太子然,只是告诉李牧秦国南阳郡三万大军前段时间攻打新城,太子然传信说自己会先去解新城之围。李牧又急急忙忙赶来新城。
在见过了县令荀况后,李牧依然没见到太子然,而是得到了第二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子然七日前率军两万离开了新城。
(强烈感谢水月华挥的打赏!三更送上!明天保底两更!)
自从接到武安君白起的求援信后,秦国君臣们就炸开锅了。燕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败了,新君继位,转而亲近三晋。秦国之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一下子付诸东流。虽然拿下了半个雁门郡、半个太原郡,但赵国的十八万大军也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不日即将抵达。更重要的是赵国的态度,黑冰台传来的消息称赵王听闻太原郡危急后又惊又怒,要求不退秦兵誓不还军。
不过,丞相魏冉传来的却是真正的捷报---安邑之围已解。十二万秦军正与十五万赵、魏联军在?阳一带对峙。虽然南阳郡的秦兵暂无消息,但韩军迟迟没有北上支援赵、魏,想来已经被牵制住了。
秦国这次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如今北线、中线、南线加起来,秦国已经投入了三十五万的兵力,吸引了赵、魏两国四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且迫使韩国不敢动分毫。不过,眼下秦国可派之兵也仅剩下不到三十万,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居然请秦王增派援军,支持他打一场耗时很久的歼灭战!
“王上,臣以为从雁门郡到太原郡、河东郡,我军兵力虽然都是稍微劣于敌军,但我军能征善战,主将又是知兵之人,这些许的差距不足为道。魏丞相与赵、魏相持,多有胜绩。武安君乃天下名将,更加不需增派援军。”一名大臣出言建议道。
秦王听后点了点头,秦国还没有从之前的惨败中恢复过来。白起居然还想要十万援军,并在信中声称若有十万援军,给他一年时间,他可以杀到邯郸城下。一年!十万大军!这些都不是秦王愿意接受的数字。
“王上,韩国已经完全被楚国和南阳郡兵牵制住。臣以为不如派遣定阳、上郡守军凑齐三万大军东进,拿下蒲阳,和武安君的大军合做一处。这样,河西郡的赵军会寝食难安,担心后路被我们大秦包抄。一者给魏丞相减小压力,二者也算是给武安君派出了援军。”一个善于揣摩人心的大臣也不甘寂寞地献言。
白起不是要援军吗,我建议王上给你了。就连没有提出援军要求的魏冉自己都照顾到了。秦王一旦采用自己的建议,白起、魏冉两个人都算是欠自己一个人情!这样的人情不卖白不卖。
“宛侯对此事如何看?”秦王略一思考,点了公子市的将。
最近这段时间公子市表现得,秦王很满意,他除了饮酒作乐,提一些秦王满意的建议,再没有结交大臣。也许,随着年长,随着上次立太子之争的失望,公子市已经对王位失去了念想?秦王在心里暗暗打了个问号。
公子市闻言恭敬地出列,不急不忙地说道:“臣以为,王上派援兵也好,不派援兵也好,都有各自的考虑,孰优孰劣,臣不便断言。”
看到公子市罕见地打起太极,秦王倒是来了兴致,于是问道:“宛侯此意何解?”
“回禀王上,我大秦前不久才折损了近三十万大军,百万石粮草,正需修养生息。眼下大军出兵不过一月,就已拿下半个雁门、半个太原、半个河东,成果斐然。如果就此而止,臣以为可乎。毕竟如今足有十八万赵、魏联军被我大秦四面围困,他们的活动范围不过一百五十里之地,我大秦占据绝对的主动。”
秦王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确实极好。之前河西郡的赵军背靠赵之太原,河东郡的魏军则是依靠韩国,秦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可如今,魏冉大军阻隔了河东郡和韩国的联系,白起的大军则阻断了河西郡和赵国的联系。韩国弱小,不敢来援,自己即使耗也能耗死这十八万赵、魏大军。
看到秦王的赞同,公子市接着说道:“不过,正因为我们占据主动,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武安君不过是想与二十万赵军决战于晋阳城下,若胜,赵国必定丧胆,河西、河东郡的赵、魏联军很有可能一触即溃,根本不需我们大费周折的围剿。如此一来,晋阳获胜后,我大秦用不了一月的功夫,就可以重新恢复失去的所有疆土。”
秦王听后沉默不语,公子市将其中的利弊剖析的清清楚楚。若是想保险起见,就选择就地防守。若想更进一步,就下一个血本,选择相信白起。
因为魏冉不在朝堂,魏冉一系的人马也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只能尽可能揣摩魏冉可能的心思。其他大臣,像好战些的泾阳君公子悝就建议派出援兵,像老持稳重的大臣就建议保住眼前的战果。
是冒险还是稳重,在这一刻成为了秦王需要面临的课题。
十日后,韩国,新城。
一支骑兵风尘仆仆地从北方疾驰而来。他们的衣甲破败不堪,神色间也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每个人却是挺直了腰杆,没有任何的抱怨或者不平。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领军的年轻校尉露出一抹喜色。他突然扬起了手臂,沙哑地吼道:“停!”
疾驰的军队戛然而止,扬起了一条巨大的土龙,瞬间吞没了前方百十步距离的一切事物。校尉名为李牧,在接到暴鸢转来的军令后,李牧第一时间率领三千羽林军回援新郑。
在伐燕一役中,李牧表现出色,先败阳城八千守军,再退定兑五千大军,继而周旋在易水之畔,搅得两岸鸡犬不宁。如果不是收到暴鸢的书信,言明公孙操已除,新君继位,燕国变为韩国盟友,李牧还会将自己不败的战绩延续下去。
可惜,楚国名将景阳率军五万进逼楚、韩边境,南阳郡秦兵蠢蠢欲动,这让韩国国内惶恐。韩王担心有变,急招韩军班师回国。身为骑兵的羽林军自然而然地成为回国增援的首选。
在纵横燕国的十几日,羽林军损失了不过七百人,杀伤燕军却超过八千之数。为了及时弥补战损,李牧自作主张召集了一些擅长骑射的燕国百姓加入羽林军,当然,是在仔细甄别后。羽林军的战马数量也悄悄翻了个翻,足足七千匹战马。就这样,李牧率领羽林军一人两骑,星夜回援,甚至多出一千战马被用来奢侈地运输粮草。
只是,在李牧率军赶到宜阳后,宜阳守军居然表示没有见过太子然,只是告诉李牧秦国南阳郡三万大军前段时间攻打新城,太子然传信说自己会先去解新城之围。李牧又急急忙忙赶来新城。
在见过了县令荀况后,李牧依然没见到太子然,而是得到了第二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子然七日前率军两万离开了新城。
(强烈感谢水月华挥的打赏!三更送上!明天保底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