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通冥小草的再次打赏,也谢谢不想飞的猫的评价票(投了几星来着?)
………………………………………………
后世对大秦的灭亡说法总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国律法严苛,有的认为是出在一部分奸臣手中,更有一部分人荒谬的认为是天意。
从陈胜吴广叛乱开始的公元前209年,到巨鹿之战之前的公元前207年,两年的时间内秦军都是依靠郡县兵在与叛军作战,了解大秦郡县兵的话会知道这与边军差不多是两支不同的军队。
在叛军一度进攻到函谷关附近,离咸阳几乎是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大秦是依靠骊山刑徒整编来的军队,而出任大军统帅的人选竟然是时任少府的章邯。
秦时的少府是干什么的呢?只不过是一个掌管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官职。
好吧,一个掌管皇帝私人生活和财产的人竟然成了临时拼凑起来大军的统帅,这该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不得不令人疑惑,大秦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都去哪了。
同时这个时候大秦还有两支精锐的兵团在一北一南的边疆。北方的长城要塞还有三十万的大军,南方更是有超过五十万的南征军。他们不知道是没有接到命令,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竟然在帝国烽烟四起的时候没有做出反应。
而事情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自第一场叛乱开始,看似强大无比的强秦竟然在两年内将费劲千辛万苦攻下的原六国疆土丢个干净。各地的郡县兵也在各自为战中被各个击破,整个大秦在抵抗叛军的似乎只剩下章邯所率领的刑徒军团。
后面长城军团倒是有所动作了,不过多达三十万的兵团调入国内的只有十万,这支部队在王离的率领下与章邯的刑徒军团合兵一处,结果只是冒个泡就在巨鹿之战中全军覆没。
老天!能与野蛮的匈奴人酣战的长城军团,能将匈奴击败的精锐之师,十万人竟然只是稍微冒个泡就没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荒诞的局面,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秦军一败再败,还有人认为秦国真的是因为律法严苛才导致灭国之祸的吗?
认为律法严苛是秦国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跟,自商鞅变法的公元前356年到秦国灭掉六国的公元前221年,秦国的律法已经足足存在135年。如果是律法的关系使得秦国灭亡,那早就应该灭了吧?
自公元前891年西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始建秦国到嬴政这一代已经掌国超过六百年,一个存在六百余年的国家,竟然在巨鹿之战之后几乎没有军队再反抗,连秦国自身的国人都用漠视的态度任由敌军进入疆土,然后没有任何成规模反抗就接受灭国的命运,这不得不说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秦国的灭亡是在秦人自己都漠视的情况下发生,众多原六国贵族的厮杀和征战其实是在函谷关之外,也就是说是原六国故土,真正发生在秦国原领土的战事几乎没有。
历史上的记载对大秦两支兵团没有全力回军,特别是南疆军团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回援国内的原因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后面在汉初的时候倒是记载南疆军团自己建国了。而驻扎边疆没有回师的长城军团,还有残余的二十万军队竟是就此消失了。
好像谁说过历史记载就只是记载而已,谁都无法保证文献中的内容是不是准确,也绝对无法保证记载中的事务是不是真实。要不怎么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说明这根本是靠不住的玩意。
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吕哲眼睛直直地看着长案上的酒盏,赵高什么时候离去他都没有发觉,回从呆滞状态醒来还是旁边的一名文官在打招呼。
“唔?”吕哲歉意拱手:“不好意思啊,刚才失神了,能再重复一下吗?”
该名文官样子十分年轻,似乎是个好脾气的人,他重复地自我介绍:“我叫赵佗,你呢?”
吕哲早在注意看去年轻的文官,他猜测这个叫赵佗的人年纪估计只有二十来岁,赴宴的人群中以他俩年纪最轻,估计也正是这样赵佗才会过来搭话。他觉得赵佗在这个岁数能被赵高邀请赴宴,哪怕现在官职不高也必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互相算是正式认识,这一交谈下来吕哲才知道赵佗今天只有二十一岁,贯籍在真定并不是传统的老秦人。至于是不是与赵高有宗族关系,这种话吕哲自然不会问起。
稍微深谈吕哲总算从赵佗的嘴里听出一些缘由,原来赵佗刚刚从楚地被调回咸阳,而他在楚地原是一名县令,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县最高长官其中自然不会缺赵高的提拔。
“以府令的意思,像是希望我们前去南疆?”赵佗用探寻的目光注视着,问道:“我觉得去南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觉得呢?”
吕哲其实也在纠结,他自加入秦军以来是属于北疆军的序列,在脑海里不多的秦朝历史记忆中,北疆序列应该就是以后的长城军团,那么也就是说自加入秦军以后他是长城军团的一名屯长?
按理说升任军侯之职之后在国尉署的记录也应该隶属北疆的名册,可是他托人问了几次得到的答案竟是待定,也不知道是在搞什么名堂。
“我也……”
这边话说到一半,赵府的家老却来说赵高正在召唤,吕哲也就与赵佗暂时分别。
在去的路上,吕哲遇到不少返回前院的五百主。由于路线相同,他猜测这些军官应该是被赵高交代过什么,并且这些五百主在见到自己的时候所表现的姿态有些恭敬过头,实在令人费解。
七弯八拐来到一个深幽的院子,吕哲在走进一道偏门时,恰巧遇到另一名军侯。
这名军侯看到吕哲时似乎脚步顿了一下,那双眼睛里面似乎隐隐带着一种莫名的敌意,两人错身时这人还冷哼了一声。
吕哲捕捉到不知道名讳军侯的敌意,他十分确认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不明白这个军侯为什么对自己不爽。
两人的互视被赵府家老打断,吕哲认真地把对自己有敌意的军侯脸庞牢牢记住,走进宅门还没适应有些昏暗的光线,耳朵里传来赵高软绵绵的话声……
“国尉希望你能跟随前往南疆。”
………………………………………………
后世对大秦的灭亡说法总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国律法严苛,有的认为是出在一部分奸臣手中,更有一部分人荒谬的认为是天意。
从陈胜吴广叛乱开始的公元前209年,到巨鹿之战之前的公元前207年,两年的时间内秦军都是依靠郡县兵在与叛军作战,了解大秦郡县兵的话会知道这与边军差不多是两支不同的军队。
在叛军一度进攻到函谷关附近,离咸阳几乎是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大秦是依靠骊山刑徒整编来的军队,而出任大军统帅的人选竟然是时任少府的章邯。
秦时的少府是干什么的呢?只不过是一个掌管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官职。
好吧,一个掌管皇帝私人生活和财产的人竟然成了临时拼凑起来大军的统帅,这该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不得不令人疑惑,大秦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都去哪了。
同时这个时候大秦还有两支精锐的兵团在一北一南的边疆。北方的长城要塞还有三十万的大军,南方更是有超过五十万的南征军。他们不知道是没有接到命令,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竟然在帝国烽烟四起的时候没有做出反应。
而事情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自第一场叛乱开始,看似强大无比的强秦竟然在两年内将费劲千辛万苦攻下的原六国疆土丢个干净。各地的郡县兵也在各自为战中被各个击破,整个大秦在抵抗叛军的似乎只剩下章邯所率领的刑徒军团。
后面长城军团倒是有所动作了,不过多达三十万的兵团调入国内的只有十万,这支部队在王离的率领下与章邯的刑徒军团合兵一处,结果只是冒个泡就在巨鹿之战中全军覆没。
老天!能与野蛮的匈奴人酣战的长城军团,能将匈奴击败的精锐之师,十万人竟然只是稍微冒个泡就没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荒诞的局面,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秦军一败再败,还有人认为秦国真的是因为律法严苛才导致灭国之祸的吗?
认为律法严苛是秦国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跟,自商鞅变法的公元前356年到秦国灭掉六国的公元前221年,秦国的律法已经足足存在135年。如果是律法的关系使得秦国灭亡,那早就应该灭了吧?
自公元前891年西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始建秦国到嬴政这一代已经掌国超过六百年,一个存在六百余年的国家,竟然在巨鹿之战之后几乎没有军队再反抗,连秦国自身的国人都用漠视的态度任由敌军进入疆土,然后没有任何成规模反抗就接受灭国的命运,这不得不说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秦国的灭亡是在秦人自己都漠视的情况下发生,众多原六国贵族的厮杀和征战其实是在函谷关之外,也就是说是原六国故土,真正发生在秦国原领土的战事几乎没有。
历史上的记载对大秦两支兵团没有全力回军,特别是南疆军团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回援国内的原因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后面在汉初的时候倒是记载南疆军团自己建国了。而驻扎边疆没有回师的长城军团,还有残余的二十万军队竟是就此消失了。
好像谁说过历史记载就只是记载而已,谁都无法保证文献中的内容是不是准确,也绝对无法保证记载中的事务是不是真实。要不怎么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说明这根本是靠不住的玩意。
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吕哲眼睛直直地看着长案上的酒盏,赵高什么时候离去他都没有发觉,回从呆滞状态醒来还是旁边的一名文官在打招呼。
“唔?”吕哲歉意拱手:“不好意思啊,刚才失神了,能再重复一下吗?”
该名文官样子十分年轻,似乎是个好脾气的人,他重复地自我介绍:“我叫赵佗,你呢?”
吕哲早在注意看去年轻的文官,他猜测这个叫赵佗的人年纪估计只有二十来岁,赴宴的人群中以他俩年纪最轻,估计也正是这样赵佗才会过来搭话。他觉得赵佗在这个岁数能被赵高邀请赴宴,哪怕现在官职不高也必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互相算是正式认识,这一交谈下来吕哲才知道赵佗今天只有二十一岁,贯籍在真定并不是传统的老秦人。至于是不是与赵高有宗族关系,这种话吕哲自然不会问起。
稍微深谈吕哲总算从赵佗的嘴里听出一些缘由,原来赵佗刚刚从楚地被调回咸阳,而他在楚地原是一名县令,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县最高长官其中自然不会缺赵高的提拔。
“以府令的意思,像是希望我们前去南疆?”赵佗用探寻的目光注视着,问道:“我觉得去南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觉得呢?”
吕哲其实也在纠结,他自加入秦军以来是属于北疆军的序列,在脑海里不多的秦朝历史记忆中,北疆序列应该就是以后的长城军团,那么也就是说自加入秦军以后他是长城军团的一名屯长?
按理说升任军侯之职之后在国尉署的记录也应该隶属北疆的名册,可是他托人问了几次得到的答案竟是待定,也不知道是在搞什么名堂。
“我也……”
这边话说到一半,赵府的家老却来说赵高正在召唤,吕哲也就与赵佗暂时分别。
在去的路上,吕哲遇到不少返回前院的五百主。由于路线相同,他猜测这些军官应该是被赵高交代过什么,并且这些五百主在见到自己的时候所表现的姿态有些恭敬过头,实在令人费解。
七弯八拐来到一个深幽的院子,吕哲在走进一道偏门时,恰巧遇到另一名军侯。
这名军侯看到吕哲时似乎脚步顿了一下,那双眼睛里面似乎隐隐带着一种莫名的敌意,两人错身时这人还冷哼了一声。
吕哲捕捉到不知道名讳军侯的敌意,他十分确认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不明白这个军侯为什么对自己不爽。
两人的互视被赵府家老打断,吕哲认真地把对自己有敌意的军侯脸庞牢牢记住,走进宅门还没适应有些昏暗的光线,耳朵里传来赵高软绵绵的话声……
“国尉希望你能跟随前往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