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手中的细瓷茶杯被摔得粉碎,吴稚晖是真的怒了,不是为加在宋阳身上的苛刻条件而怒,而是因为苏联顾问的跋扈和校方的软弱而愤怒,“这种条件都能答应,以后还有什么丧权辱国的事做不出来!不去!”。
“吴老息怒,是,是属下没说清楚”,丧权辱国?贺衷寒、胡宗南背后寒气直冒,这帽子太大了,孙先生都戴不了。两人连忙起身将蒋校长、汪代表诸人齐声反对、孙夫人却一口答应的事又详细说了,又将孙中山的话一字不落地重述了一遍,‘丧权辱国’这四个字要从是吴老口中传出去,黄埔军校可就完了。

宋阳心疼地看了看地上的碎瓷片,青花瓷呢,就这么一缕飘散了,“老师,既然孙夫人答应了,我就必须去。从军报国是我的理想也是老师您对我的期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遵守校规军纪本就是一个军人最起码的品质,鲍罗廷顾问的要求并不过分,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考验,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也不佩作您的学生”,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值得,您老这摔的可是真正杯具呢。

宋阳不是喊口号说的都是真心话,这一点吴稚晖能看得出来,心下感慨的同时也是愈加的愤怒,“子靖,你是否愿意加入国*民*党?”,黄埔军校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进入黄埔军校必须要加入国*民*党,这个问题得自己先帮他解决了,也只有自己这个老师作介绍人别人才不敢说三道四。这对宋阳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宋阳苦笑了一下。“我要是加入共*产*党您还不得把我给活剥了?”。不是他对党派有什么偏见(他一个黑*社*会人家不歧视他就不错了。洗白白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有什么偏见),实在是因为他这乱七八糟的身份是个大问题,要是了去共*产*党那边肯定逃不过后来的那几个运动,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当是军人本分死得其所,可要是死在自己人手里那可就太冤了。

填了表格,吴稚晖签了字交给贺衷寒,“交给你们蒋校长”。又写了张字条,“这是我在北京的住址,有什么问题你们直接告诉我”,宋阳去黄埔势单力孤,那些青帮弟子就没一个长脑子的只会越帮越乱,有蒋*中*正这两个心腹弟子照应不至于被人无端勾陷。

要是真敢把子靖退回来,哼!真当我是个牌位么!

“是!”,贺衷寒双手捧着字条心里一阵激动,这可是一个铁打的靠山啊。

“老师,为什么不多留几日”。老师来去匆匆好象真不是来作说客的。

“你能平和地面对这些,我就放心了”。吴稚晖拍了拍宋阳的肩膀,“今天我就回北京,省得看到他们生气”。

贺衷寒、胡宗南对视了一眼,吴老对这个弟子可是真够爱护的,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赶过来就是为了看一眼弟子。

宋阳心里也一阵感动,人心都是肉长的,感情也是这样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师妹,好好照顾老师,等你过生日师兄送你一首最美的诗,为你做一餐好吃的”。

“嗯!”,李筱梅用力点着小脑袋,上前抱紧了师兄的胳膊,“谁要敢欺负你,我回来咬他!”。

“不要送了,就知道惹老头子……”,吴稚晖吸吸鼻子背着手头也不回地走了,李筱梅红着眼睛不住地回头挥手。

宋阳向老师的背影深鞠了一躬,良久才深呼了一口气,“大哥,君山,老师的意思是不想让我扛着他老人家的牌子四处招摇……”。

贺衷寒、胡宗南都点点头,这师徒间的感情谁都能看得出来,有吴老在后面撑着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走吧”。

--------起点首发--------

“立正!”。

“稍息!”。

“立正!”。

“向前一步走!”。

“向后转!”……

宋阳的每一个动作都干净有力无可挑剔。后世的军训虽然只是走个过场,娱乐性更多一些,不过也不能说一点作用都没有,至少在队列训练方面宋阳还是有一定的先天(带过来的)优势的。宣侠父大声地喊着口令,学员们做得一丝不苟,空荡荡的操场上只剩下他们三排三班12个人。这并不是惩戒,宋阳迟入校三天,宣侠父是在帮他把落下的课补回来,全班都自愿留了下来给作他陪练。

“宣侠父!”。

“到!”。

“入列!”,宋阳虽然入校晚了几日,但仍被任命为入伍生二营三连三排三班班长,成绩榜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全科满分的成绩是黄埔建校以来的第一个,他的大名全校皆知,这也是鲍罗廷最后不得不妥协的原因之一。

“是!”,宣侠父立正敬礼跑步入列。被一期开除后又重新报考,黄埔军校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招生部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事情最后惊动了蒋校长,宣侠父当众向蒋*中*正道歉承认了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蒋校长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亲笔批示准许他参加第三期的入伍生考试。他本是一期生,如果这个班长是其他任何人他可能都不服气,可宋阳不一样,不说人家的成绩把自己甩了几条街,自己得以重新进入军校学习在很大承度上就是因为宋阳的一番刺激,不服气那也得超过他才行。

“李泉”。

“到!”,一个斯文白净的眼镜青年跨步出列。

“你来喊口令”,虽然完全没必要,但同学们的好意他必须领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思想都很纯洁。怀着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投身黄埔。每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自愿留下来帮助他也没有丝毫的功利只是为了想帮他,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宋阳真的倍感荣幸和自豪,感觉思想都纯洁了许多。

“是!”,李泉跑步来到队首,“立正!”。

“稍息!”。

“立正!”。

“向前一步走!”。

李泉是浙江龙游人,一口南方口音,长得斯文秀气性子也比较安静。口令都喊得细声细气的好象生怕把人吵醒了似的。同学们强忍着笑动作都憋得有些变形。这也太娘了点,宋阳心下也忍不住一笑,“口令就是命令,作为指挥员你必须把每一条命令清晰地传答到每一个士兵。你必须要用吃奶的力气把它喊出来,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知道你的一个失误,很可能就会造成战友的无谓牺牲,明白吗?”,宋阳不是杨立青也不是范希亮,不过这电视剧中的情节他倒还记得。“子初(李泉字),凡事都有技巧。口令这东西,你眼前得有对象,想象自己就是军团长,面前全是你的军团,怎么喊就都有了。

“现在,我们就是你的士兵就是你麾下的千军万马。李将军,下令吧”。

“立正!”,扑愣愣惊起一群鸟雀,李泉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吼出这么大的声音。

“稍息!”。

“立正!”……

“车廷信!”。

“到!”,一个矮壮的年轻人跑步出列。黄埔三期学员中第一次出现了外籍学员,他们是5名朝鲜籍学员李彬、李逸泰、车廷信、张圣哲和刘铁仙。

“志一(车廷信字),你要记住我们学校的名字!——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培养的不只是士兵,更是英勇善战的指挥员!是未来的将军!是未来的元帅!把你的勇气把你对日本人的仇恨都给我吼出来!”。

“立正!”……

“你叫沙定远!记住!是定远!定远舰的定远!不要辱没了你名字!不要辱没了你的祖先!”,宋阳在宣侠父胸甲上画了一个方框中间又画了一个圆,“告诉我!他是谁!他是谁!”。

“畜牲!他是畜牲!”,沙述(字定远)爬起来抓起木枪疯了一样扑过去,“老子杀了你!”。

“啊!不要咬!不要咬!”……

三班出了个全科状元,是个牧师,还是个疯子,整个三班都是疯子。

三排是疯子,三连是疯子,二营全他么的疯子。

三排是不疯不行,不疯,宋子靖那个三班是真的往死里打。三连也不想疯,可三排那一群疯子扑上来,不疯就等着挨揍吧。

不是挨揍,是挨捅。没有人理解宋阳为什么这么喜欢拼刺,不是喜欢,是着了魔,每天脑子里转悠的就是想着怎么捅人。宋阳心里其实也很不理解,苏联教官不重视拼刺技术,是因为他们的刺枪术除了靠一身蛮力实在泛善可陈,日俄战争中在这方面吃过大亏也不好意思拿出来丢人现眼。后来的德国教官不重视,是因为德国陆军在传统上更重视步兵的射击速度和战场上持续性的火力,只有在巷战或堑壕突击战等个别情况下才进行白刃战,这一点并不符合当时中**队以日本为假想敌作战的实际情况。可问题是,别人可以不重视,中国教官有什么资格不重视?我们是真的没资格不重视,除了身高,在力量、体能、技术、火力、战术甚至作战意志等等各方面全面落后于人,由于拼刺训练不足,每一场白刃战官兵们都是凭借一腔热血与敌死拼,哪一战不是拿人命堆出来的,那一场胜利不是杀敌八百自伤三千的惨胜。黄埔军校的教官中很多都有日本军校背景,蒋校长就是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后来又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可日本陆军作战的精华他们却没有学来,甚至根本就没引起重视。

军人不是隔着几百米抠抠扳机就行了,军人必须要勇于直面凶狠的敌人要勇于刺刀见红,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这一点往往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上刺刀!”。

训练用的木枪没有刺刀。宋阳也没有接受过拼刺训练。没有。也得按实战操作训练。没练过那就死命地练,课时不够那就逼着他们加,教官技术不行那就自己琢磨着练。后世解*放*军的拼刺技术天下闻名,那都是一枪一枪练出来的,是付出无数条生命的代价总结出来的,那些代价就包括这些黄埔军人。

“上刺刀!”。

“上刺刀!”。

“上刺刀!”。

……

拼刺训练训练的不仅仅是力量和技术,更能锻炼学员的作战意志,宋阳更知道拼刺训练在将来的对日作战中有多么重要。三班这些同学将来不出意外都将是抗日前线的指挥员,影响他们就可能影响一批部队,就可能挽救成百上千条中国*军人的性命。哪怕只能影响一个人,哪怕只能挽救一条生命,付出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子弹打完了怎么办?敌人冲上来了怎么办?”,这是宋阳给自己的疯狂训练找的借口,“那就拼刺刀!”。

最先受影响的是宣侠父,考试考不过你,军姿比不过你。嗓门也大不过你,可我是黄埔一期!拼刺要是拼不过你。那我真是活该被退学。

“杀!”。突刺是拚刺的主要手段也是训练的重点。所有的学员都已初步掌握了突刺要领,两臂向目标用力推枪(左手主要掌握方向),同时以右脚掌的蹬力腰部的推力使身体向前,随即左小腿带动大腿向前踢出一大步,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刺中敌人,右脚自然地向前滑动。

宋阳的突刺又快又狠。宣侠父的引枪(把枪后拉一下再刺)动作还没结束,宋阳的木枪已刺中胸口。

“为什么要引枪?怕我不知道吗!再来!”。

“脚为什么要抬这么高?你的动作比我快?再来!”。

“瞪大眼睛!这是你死我活不是眉目传情!再来!”。

“抖什么!怕了?怕死就不要进黄埔!再来!”。

“为什么不挡!勇敢不是愚蠢!杀敌不是自杀!再来!”。

……宋阳的话没留一点情面,下手更是毫不留情。将自己在训练中所悟得的拼刺要领一条一条指点出来,听不听得进去要看你是以什么心态去听,掌握了要领,训练也没有什么可取巧的,每一枪都要当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地去拼命,宋阳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谢谢班长”,宣侠父面色苍白地爬起来,最后一点骄傲也被毫不留情地剥个精光。宋阳以前没有练过拼刺,这从第一堂训练课就能看得出来,可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自己对上他居然就毫无还手之力,他在身高力量上是占有很大优势,但他能做到这样决不是仅仅依靠这些。立正敬礼,“请班长指教!”。

“看好了!杀!”,一个干净利落的垫步刺,草靶应声而倒,“突刺时,一要‘快’,二要‘狠’。‘快’,就是对准突刺点后迅速刺过去,不要引枪,那就等于告诉敌人——我要刺你了,敌人不是靶子不会站在那让你刺。‘狠’,就是要将两臂的推力腰部的推力和右脚的蹬力三力合成一股力,狠狠地刺向敌人。刺出后的姿势是:枪面向上,左臂伸直,枪托自然贴在右小臂内侧,左膝与脚面中央垂直,右腿伸直,身体成斜直线。

“拔枪时,左脚用力蹬地,推动身体向后移,同时两手将枪面稍向左旋转,猛力将枪刺拔出,收回左脚,成预备用枪姿势。

“全体都有,听我口令,突刺——刺!”。

“杀!”。

“垫步——刺!”。

“杀!”。

宋阳擅自修改拼刺训练教程并不违反校规,因为黄埔军校根本就没有。拼刺训练全凭教官根据经验口头传授,虽然各个教官所授技术大同小异,但在分解动作上和具体动作细节上却很含糊,没有相应的理论作支撑,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教程。这给了宋阳一个机会,前世他的确没有接触过拼刺训练,但解放军的拼刺技术资料他却看过一些。单只练了‘突刺’、‘击打刺’这两个动作便杀得宣侠父毫无还手之力,千锤百炼出的技术不需要有任何怀疑。

“今天我们训练‘预备用枪’,预备用枪是拚刺的准备动作,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动作做好了,就能防守严密、利于进攻,并从精神上给敌人以威胁”,宋阳右手提枪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半面向右转(即向右转45度),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尖对正前方,两脚距离约与肩同宽,左脚中央线与右脚跟在一线上,两膝自然微屈,上体稍向前倾,重心落于两脚之间稍前。在出左脚的同时,右手以虎口的压力和四指的顶力‘啪’地一声迅速将枪向前稍左送出,左手迅速接握护木,虎口对正枪面,右手移握枪颈,置于第五衣扣右侧稍下,两臂紧贴身侧,枪面稍向左,刺刀尖约与喉部同高,并和左眼在一线上,两眼注视敌方。

只一个简单的预备动作就将一个军人的杀气和勇气表现得虎虎生风,“预备用枪的动作要领我归纳为 ‘压顶送,二同时,一般高’。压顶送,就是以虎口的压力和四指的顶力,将枪送出;二同时,就是转体、出脚和出枪要同时,两手握枪要同时;一般高,就是刺刀尖约与喉部同高……”。

“宋阳!”。

“到!”。

“稍息!”,朱棠(字铁香,入伍生队第二营中校营长)满意地点点头,“子靖,校长要见你”。(未完待续。。)(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