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说,远古包牺氏(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仰头观望星象,俯首观察大地,从鸟兽的花纹,生活的环境,身边的各种事物,外界的诸多物象中受到启发,创作出“八卦”的图形,用它来通向神明的易德,模仿万物的种种情状。以后神农氏、黄帝、尧、舜等相继作了帝王后,也从各卦尤其是乾坤两卦中得到了丰富启示,他们代代相传,通晓历史制度的变化而对《易经》加以改进,使人民适宜它,从而使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
《易经》与历史有联系吗?《易经》可作为历史哲学来读,它与中国早期历史有密切的关系。除了前面所说的各卦与人类劳作、制度的关系外,它还曲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如易家所说:《易》书的兴起,正当殷朝德衰的末世,周朝盛德光大而崛起的时期。它描述的是当时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事情,所以它的《卦辞》具有危机感。它反映了深刻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教训,明白它的道理,能使危险者平复忧患,使改变易德者倾覆。易理之道十分广大,对事物的发展自始至终保持警惧忧患心态,显示出历史演变之道。
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文字可考的就已有约五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而与西方的两千多年的圣经文化系统比较,东方的易经文化系统,显然要悠久而绵厚得多。可以说,源远流长丰厚华美的中华文化,其最初源头正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易经》。
《易经》内容广博宏大,无所不备,既有天道规律、地道法则,也有人道准则。经数千年来的大圣先贤们的精研阐述,易经文化今天已经成为内涵丰厚,精思善辨,包含东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军事学、伦理学、修辞学、人才学、决策学、管理学、旅游学、中医学、植物学、养生学、有机建筑学(风水学)、武术学、气功学等在内的大文化系统,发展起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乃至于奇门遁甲等众多的学派和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风俗习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解释《易经》的传的内容有七个部分,总共十篇,被称为“十翼”。“十翼”的意思是十篇文字犹如经的羽翼。这十篇包括《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文言》一篇,《系辞》上、下两篇,《说卦》一篇,《序卦》一篇和《杂卦》一篇。
《十翼》原本各自为篇,不与经文相连。《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战国时流传的《易经》,有经无传。汲冢书可为例证。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姓不,名准。“不”为“丕”之省文)盗发魏王墓,发现了竹简文古书,其中有《易经》。据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后序》说:“《易经》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这只能证明经、传各自独立,但不能由此断定战国时期没有《易传》各篇着作。
1972年,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分为三部分。即:(一)《易经》六十四卦;(二)《易经》卷后的佚书。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此书的其余部分,都是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内容为孔子及其弟子讨论卦?爻辞含义的记录;(三)《系辞》。没有今本《系辞?上》的第八章,即“大衍之数五十”章。又今本《系辞?下》第四章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等四节在上述佚书之内。除此之外,今本《系辞》大致都包含在帛书《系辞》里面,不过两者章节的次序不尽相同,文句也有差异。帛书《系辞》还包含了今本《说卦》的前三节,又有两千余字为今本《系辞》所无。这都是孔门弟子所录《系辞》流传到汉初的本子。
《史书?孔子世家》中:“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身为史官,所见《易传》,十翼之中,仅少《杂卦》一篇。
王充《论衡?正说》云:“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皇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又云:“《礼》、《易》篇数亦始足。”所说益《易》一篇,当是《杂卦》。有人认为这一篇是《说卦》,反疑《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卦二字是衍文。如果是这样,十翼之中,尚缺《杂卦》,王充就不能说《易》的篇数始足了。
今本《周易?十翼》中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种各自独立为篇,列于经文之后。《彖传》、《象传》、《文言》三种各附于相关经文之后。
据《三国志*高贵乡公传》载《彖》、《象》连经,始于后汉郑玄。郑氏注《易》,为了学者的方便,以《彖》、《象》连经,谓始于前汉的费直,这是误会。由于郑氏所传的《易》学,属于费氏易,于是误认郑氏的体例源于费氏。殊不知费直并无章句,但以《十翼》解经。既无章句,也就不存在以《彖》、《象》连经的问题。
郑玄以《彖》、《象》连经,是把传文附在一卦之后,六十四卦,全是这样。在今本中,只有乾卦还保存这种格式。其余各卦,解释爻辞的象辞,各附在当爻之下。这一调整,始于王弼。据孔颖达说:“夫子所作象辞,元在六爻经辞之后……及至辅嗣之意,以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坤卦初六象曰疏)
关于画卦、重卦、卦辞、爻辞和《十翼》的作者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要之不离隐语。我们从隐语的角度来研究,以伏羲画卦(八卦)、神农重卦(六十四卦)、文王系辞(卦辞、爻辞)和孔子作《十翼》为是。有关的资料如下:
《三国志?魏志》:《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
《史记?日者传》:“司马季主曰‘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孔颖达《八论》:“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
《易》历三圣,只谓此也。”
伏羲或包犠即潜龙之意,指地下的太阳,神农指地,地能生物,故是神农。文王指日光照射月球所生月光。坤卦六五:“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六五为月望,文在其中,即文王居于羑里。羑字从羊从久,羑里为月亮的隐语。伏羲为阳,神农为阴,文王为五行。五行表现阴阳,故系辞者为文王。孔子为深明于阴阳五行之道的圣人,他和弟子讨论卦、爻辞的语录,以及其后儒家门徒对于《易》义的着作,合并成为《十翼》。《十翼》作者之名,儒家自非推尊孔子不可。大抵先秦着作,所传其作者之名,多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必须以隐语视之。在今天,若如欧阳修作《易童子问》辩论《十翼》非孔子作,便是枉费精神。总之,《周易》是阴阳五行思想的书,画卦,重卦,系辞,释辞,其作者巳不可知,于是归之于伏羲、神农、文王、孔子。虽无其事,却有其理。绝非无稽之谈,不可视同龟毛兔角。
《十翼》对于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近来舍传言经之说,十分流行。提倡这种方法的,可以高亨为代表。其《周易大传今注》自序中说:
《易传》解经与易经原意往往相去很远,所以研究这两部书,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解经则从筮书的角度,考定经文的原意,不拘牵于传的说释,不迷惑于传为经所涂的粉墨脸谱。这样才能窥见经的真相。解传则从哲学书的角度,寻求传文的本旨,探索传对经的理解,并看它那一点与经意相合,那一点与经意不合,那一点是经意所有,那一点是经意所无。这样才能明确传的意蕴。而自汉以后,两千佘年,注释《周易》的人约有千家,都是熔经传于一炉,依传说经,牵经就传。传解经而正确,注家也就正确了,传解经而错误,注家也就错误了,不能尽得经的原意,而且失去传的本旨。
高氏以训诂解释《易经》着称。他似乎没有察觉经用隐语,传也以隐语解经,专以训诂解经,势必难于奏效。乾嘉的训诂学只能求言内之意,而《周易》经传意在言外,未可拘泥于点画。黑夜行路,须有明灯指引。《易传》就是读《易经》的一盏明灯。传意与经,无不吻合。未见其同,必须诉之于悟性,以求了解传意。然后就会发现《易传》文字,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我过去也曾经不相信《易传》,就是受了舍传解经的影响。
《说卦传》告诉我们《易经》使用隐语,其要点如下:
1.谜底是一个,而谜面可以多个。《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乾”是谜面,《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园,为君,为父,为玉,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天、阛、君、父等都是同乾相似的谜面。这许多谜面和谜底之间,都有某些类似的地方。
同样,《说卦传》说:“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地、母、布、釜等都是同坤相似的谜面。
谜面可以有若干个,究竟谜底是什么?这就有以下《易经》使用隐语的另一个要点。
2.《易经》只提供谜面,而不揭示谜底。《说卦传》遵守这条原则,始终隐藏谜底。
《易经》以殷周鼎革为主题。忌讳明言,所以使用隐语。人间以男女为奴婢,犹如天上以日月为奴婢,川流不息,服役不休。日月象征弓矢。因此,乾坤既象征天地u月,又象征奴婢弓矢。《说卦传》中,乾为天以至为木果,都是箭的隐语,象征奴。坤为地以至“其于地也,为黑”,都是弓的隐语,象征婢。所举弓的象征,比较难于理解,需要作些说明。布、均都指弓的发布箭支。釜者,金父也。弓发命,故似父,箭(金)受命,故似子。弓制箭而不发,故为吝啬。似有权柄,故为柄。陷阱内设弩机,故其地为黑。弓内有箭,故为子母牛,为大舆,文和众皆指弓中有箭。
3.对于八卦的隐语,《说卦传》隐其多半,显其少半。八卦中包含天干十日,天干中又包含阴阳五行。《易传》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为其谜面。《说卦传》以隐语解释隐语,只揭示了坎、离二卦的谜底。所说乾为天,而实为阳(或阴阳,即地下的太阴),所说坤为地,而实为阴。所说震为雷,而实为木。所说艮为山,而实为土。所说兑为泽,而实为金。所说巽为木,而实为包含五行的万物的种子。木触电则有雷,故以雷释木。积土成山,故以山释土。金能生水,故以泽释兑。谷物属木,故以木释巽。对于八卦,如果不显示一两个卦的谜底,就难于使人知道八卦中包含有阴阳五行思想了。
八卦相配,成为四对。帛书取正对卦,不取反对卦,因各对象征奴婢,奴与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并非敌我关系。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又可象征弓矢。艮为弓,兑为矢。坎为弓,离为矢。巽为弓,震为矢。弓与矢虽相反,而实相成。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与《说卦传》下面的一段话,可以互相印证: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天地为乾、坤,乾上坤下为否卦山泽为艮、兑,艮上兑下为损卦雷风为震、巽,震上巽下为恒卦水火为坎、离,坎上离下为既济卦以上四对卦的顺序,当以帛书为准。其所表达的思想为阴阳五行,就是在阴阳(日人地下)的时候,月的运行规律为三易、简易(连山)、变易(归藏)、不易(周易)。
乾坤成否,表示阴阳,是日无光。艮、兑为损,即月之下弦,月由明人晦。坎、离为既济,水在火上为月晦。震、巽为恒,即月之上弦,月又复苏。坎为习坎,弓在陷阱,有箭不发以待时,箭则“居易以俟命”,故云“水火不相射”。
阴阳五行思想是以天象影射人事。既是阴阳,又是月晦,日月无光,上下昏暗,此时必有持弓箭者出,“武人为于大君”。(履卦六三)人类社会出现的这类威侮五行(五路)的武人,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为汤、武,便成盗跖。
卦有卦画,一卦六画,谓之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
《文言传》解释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彖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以下分别作一些说明:
《文言传》对坤卦六四的解释是:“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这里所说的就是变革风暴到来之际的形势。天变而日无光,地化而月无光。天地闭指日落,贤人隐指月晦。草木蕃指天造草昧,潜伏着叛亡者。时机未至,宜于藏弓。及至时机到来,便脱颖而出。坤卦是地道卦,六四的月象为月晦。月晦无光,不宜于射,故须谨于待时。
《文言传》用隐语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左传(襄公九年)》鲁穆萎用以解释随卦的卦辞。《易经》以月象表示射德,元亨为上弦,弓满则射,利为下弦,贞为月晦,射箭中正,射者必须有仁、义、礼、信四德。
《文言传》解释乾卦上九,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彖传》解释卦辞,就卦辞所提出卦的中心思想加以阐明,间或也解释卦名。下面举两个例子: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解说)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已见乾卦。但是乾卦讲的是一般的射道,屯卦讲的却是特殊的射道。屯通钝或豚,是地的隐语。地下设置弩机,如同建侯以待敌。彖辞首先指出弩机的特点。刚(箭)柔(弓)始交而难生。难者指箭受制于弓而不能发,箭难而弓易,箭只有居易以俟命。“动乎险中”既言卦象,又言卦义。震为动,坎为险。平时不动,动则射而必中。弓既张满,则箭发如雷,下落如雨。陷阱是天生地设的“草昧”。
再以师卦为例:
(坎下坤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
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解说)彖辞首先解释卦名。其次,就卦体、卦象阐明卦义。第二爻为刚中,与五相应,卦体表明善射。坎为险,坤为顺,卦象表明射手的勇敢善战。
《象传》解释爻象者,随爻阐明意蕴。其解释卦象者,多由卦象引申出伦理道德思想。例如:乾卦象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师卦象“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有水是隐语,水为险,险指陷阱,其中有箭。
彖、象两个字表示阴阳。彖字本意是豕,豕为地之隐语,地为阴物。象是南方的动物,故以之象征**。**表示物象,阴物表示物体。因此,《象传》解释卦象和爻象,《彖传》解释卦象中所包含的实体。
《系辞传》是《易经》的通论,由许多阐明《易》理的记录缀合而成。由于编简脱落,更显得内容庞杂,需要整理。自从马王堆帛书出土,我们约略可以看出《系辞传》的原貌。
有人说《易经》是一部史书?易经真的是史书吗?易经被列为群经之首?史书最早隶属于经。自从晋代创立四部分类法后,史部才独立于经部之外。其后隋代王通更以史统经,提出了三经皆史之说。他说:“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舂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文中子?王道篇》)他只说到《书》、《诗》、《春秋》三经,其对《易经》的看法如何,无从得知。
到了宋代,程颐提出了九经皆史之说,谓“九经,天下之史也”(《二程语录》卷十六)。其所持理由,虽不可知,但九经之中,不会没有《易》。
及至元明两代,随着理学的发展,五经或六经皆史之说,甚为流行,也影响到程朱的对立派——阳明学派。《阳明语录一?徐爱》记:“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事,恐与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可见在经即史这一问题上,王阳明与程伊川是一致的,并不如时贤所说的“如炭投冰”。不过明言《易经》是史,则似乎始于阳明。
清代章学诚继起提倡六经皆史。他在《易教篇》(上)说明了《易经》何以是史。由于它是政教典章,他说:“夫悬象设教,与治宪援时,天道也。礼乐诗书与刑政教令,人事也。天与人参,王者治世之大权也。韩宣子之聘鲁也,观书于太史氏,得见易象、春秋,以为周礼在鲁。夫春秋乃周公之旧典,谓周礼之在鲁可也;易象亦称周礼,其为政教典章,切于民用。而非一己空言;自垂昭代,而非相沿旧制,则又明矣。”
他进而认为《易》教有出于政教典章之先者。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知来藏往,吉凶与民同患,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其教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
其实,《易经》中史的真相,或许章氏也很茫然,倒是《易传》说得十分具体而明确。《序卦》和《杂卦》所叙述的,完全一致,使我们知道《易经》可以说是一部殷周社会史。经、传皆使用隐语,学者须探赜索隐,言外求意。若不求谜底,专看谜面,必然如读天书,不知所云。朱熹所着《周易本义》,对于《序卦传》,由于不明其义,不加注释。敢于阙疑,足见其治学态度的严谨。王弼《易》注,《系辞》以下皆未作注。晋之韩康伯注《易传》,谓“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蕴也”,可见他未曾认识到它的价值。
《正义》引周氏说,以六门统摄序卦,其说如下:
第一、天道门,第二、人事门,第三、相因门,第四、相反门,第五、相须门,第六、相病门。如乾之次坤,泰之与否等,是天道运数门也。如讼必有师,师必有比等,是人事门也。因小畜生履,因利故通等,是相因门也。如遯极反壮,动竟归止等,是相反门也。如大有须谦,蒙稚待养等,是相须门也。如贲尽到剥,进极致伤等,是相病门也。
这只是解释谜面,而不知道谜底,故为孔疏不取,而以康伯之言为不虚。
程颐对于韩康伯的话,深为不满,说:“序卦非易之蕴,此不合道。”(《二程语录》卷六)的确,《序卦》不无意蕴,可惜程氏《易传》解释《序卦》,虽然穷理致知,实未得其意蕴。且举一例,如渐卦何以次于艮卦之后?止而后进,是奴婢的斗争,由静而动。渐卦至未济卦共十二卦,象征变革如同天道循环,周而复始。可是程氏的注释却是:“止必有进,屈伸消息之理也。止之所生亦进也,所反亦进也。渐所以次艮也。”离事言理,与清谈何异!
《杂卦》通篇用韵,不啻是一篇殷周大赋,易学家往往把它看作只是解释六十四卦卦名而已。其称杂卦者,又只是把它看作错杂卦序而已。《易经》写作的部分对象是奴婢。奴婢被视为天地之杂。《杂卦》立名,在于所写的内容,不徒在于所采取的形式。
魏晋以后,对于《序卦》和《杂卦》的奥秘有所察觉者,就我所知,仅得一人。此人就是隋代的王通。《文中子?问易篇》说:“子潜《易》至《序卦》曰:大哉,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至《杂卦》曰:旁行而不流,可与存义矣。”阮逸注云:“《序卦》轮衍六十四卦也。时行时止,生生不穷。达者至之,故曰几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治乱相循,识时者知治乱之几。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存义的问题。存义的手段就是“旁行而不流”。这句话引自《系辞传》。其意义为五行之金,指射箭。《系辞传》在叙述《易经》包含阴阳五行时说了这句话。
五行是月亮所经的五道,五道配五方以及地所产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统称五行。月朔配东方木,上弦配南方火,月望配中央土,下弦配西方金,月晦配北方水。下弦月由明转晦,如同箭落在水里,由西而北,故曰旁行。但箭不流失,因为由晦而朔,月又由晦而明了。《易经》的内容,以奴婢为主体,旁行丨衍不流象征反抗失败进入潜伏时期,王通许之为“可与存义”。由此可见,他的立场是站在革命方面的。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不可分的关系。隋炀帝的统治必然使他同情易代和支持鼎革。从王通对于《序卦》《杂卦》的真知灼见看来,我们可以肯定:他虽未明言《易经》是史,而实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
我们已经知道《易经》以日月象征弓矢,反抗者应用弓矢进行反抗斗争,对于《礼记?经解篇》所说的《易》教就不难领会了。《解经篇》说:“洁静精微,易教也。”又说:“《易》之失贼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儒家经典多用隐语,《经解篇》亦不例外。洁静指月,精微指日。日月象征弓箭,故洁静精微四字又可用之于射道。执弓宜于洁静,发矢宜于精微。射箭宜合于义,而不可贼害好人,故《易》之失贼。
孔颖达是《周礼正义》的作者,也为《礼记》作疏,他说:
洁静精微,《易》教也者,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淫滥是洁净。穷理尽性,言入秋毫是精微。
《易》之失贼者,易主洁静严正,远近相取,爱恶相攻;若不节制,则在于贼害。
易精微者,易理微密,相责褊切,不能含容。
云爱恶相攻者,谓易卦六爻,或阴爻乘阳,或阳爻据阴,近而不得,是爱恶相攻也。
云远近相取者,谓彼此有应,是远近相取也。
云则不能容人,近于伤害者,若意合则虽远必相爱;若意离,虽近必相恶,是不能容人。不与己同,浪被伤害,是失于贼害也。
以上孔疏,皆就射箭之道,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卦爻上,就有相取、相应的关系。这成为王弼《易》注中常用的一个原则。由于《易经》是一部殷商变革史,所以其中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弓箭上。
中国文化中与《易经》有关的学科
占卜——《易经》独成中国占卜传统的一个流脉
“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
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于是,解卦成了占卜师层次最大的区分。
常见的占卜方式有询问性占卜(如中国民间的求签)、鸡卜、鸟卜、鸟占、水占、星占、纸牌占卜等。
一般认为中国占卜术有两个流脉:一是以八卦为基本符号的“易经”,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龟甲兽骨占卜;另一个是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符号的“术数”,起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
《易经?系辞》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通常意义上提到《易经》,民间一般认为它首先是一本算命的书,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把《周易》列为占卜书,从而使得此书保存下来。而且,现在各种以《周易》之名算卦的民间占卜师、网站比比皆是,足见其在占卜方面影响之深。
《易经》六十四卦本为占卜之术,各种卦辞的解释不断得到丰富,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绵延几千年,甚至更久,不失为一种神奇的智慧。
《易经》与历史有联系吗?《易经》可作为历史哲学来读,它与中国早期历史有密切的关系。除了前面所说的各卦与人类劳作、制度的关系外,它还曲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如易家所说:《易》书的兴起,正当殷朝德衰的末世,周朝盛德光大而崛起的时期。它描述的是当时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事情,所以它的《卦辞》具有危机感。它反映了深刻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教训,明白它的道理,能使危险者平复忧患,使改变易德者倾覆。易理之道十分广大,对事物的发展自始至终保持警惧忧患心态,显示出历史演变之道。
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文字可考的就已有约五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而与西方的两千多年的圣经文化系统比较,东方的易经文化系统,显然要悠久而绵厚得多。可以说,源远流长丰厚华美的中华文化,其最初源头正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易经》。
《易经》内容广博宏大,无所不备,既有天道规律、地道法则,也有人道准则。经数千年来的大圣先贤们的精研阐述,易经文化今天已经成为内涵丰厚,精思善辨,包含东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军事学、伦理学、修辞学、人才学、决策学、管理学、旅游学、中医学、植物学、养生学、有机建筑学(风水学)、武术学、气功学等在内的大文化系统,发展起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乃至于奇门遁甲等众多的学派和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风俗习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解释《易经》的传的内容有七个部分,总共十篇,被称为“十翼”。“十翼”的意思是十篇文字犹如经的羽翼。这十篇包括《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文言》一篇,《系辞》上、下两篇,《说卦》一篇,《序卦》一篇和《杂卦》一篇。
《十翼》原本各自为篇,不与经文相连。《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战国时流传的《易经》,有经无传。汲冢书可为例证。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姓不,名准。“不”为“丕”之省文)盗发魏王墓,发现了竹简文古书,其中有《易经》。据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后序》说:“《易经》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这只能证明经、传各自独立,但不能由此断定战国时期没有《易传》各篇着作。
1972年,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分为三部分。即:(一)《易经》六十四卦;(二)《易经》卷后的佚书。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此书的其余部分,都是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内容为孔子及其弟子讨论卦?爻辞含义的记录;(三)《系辞》。没有今本《系辞?上》的第八章,即“大衍之数五十”章。又今本《系辞?下》第四章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等四节在上述佚书之内。除此之外,今本《系辞》大致都包含在帛书《系辞》里面,不过两者章节的次序不尽相同,文句也有差异。帛书《系辞》还包含了今本《说卦》的前三节,又有两千余字为今本《系辞》所无。这都是孔门弟子所录《系辞》流传到汉初的本子。
《史书?孔子世家》中:“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身为史官,所见《易传》,十翼之中,仅少《杂卦》一篇。
王充《论衡?正说》云:“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皇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又云:“《礼》、《易》篇数亦始足。”所说益《易》一篇,当是《杂卦》。有人认为这一篇是《说卦》,反疑《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卦二字是衍文。如果是这样,十翼之中,尚缺《杂卦》,王充就不能说《易》的篇数始足了。
今本《周易?十翼》中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种各自独立为篇,列于经文之后。《彖传》、《象传》、《文言》三种各附于相关经文之后。
据《三国志*高贵乡公传》载《彖》、《象》连经,始于后汉郑玄。郑氏注《易》,为了学者的方便,以《彖》、《象》连经,谓始于前汉的费直,这是误会。由于郑氏所传的《易》学,属于费氏易,于是误认郑氏的体例源于费氏。殊不知费直并无章句,但以《十翼》解经。既无章句,也就不存在以《彖》、《象》连经的问题。
郑玄以《彖》、《象》连经,是把传文附在一卦之后,六十四卦,全是这样。在今本中,只有乾卦还保存这种格式。其余各卦,解释爻辞的象辞,各附在当爻之下。这一调整,始于王弼。据孔颖达说:“夫子所作象辞,元在六爻经辞之后……及至辅嗣之意,以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坤卦初六象曰疏)
关于画卦、重卦、卦辞、爻辞和《十翼》的作者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要之不离隐语。我们从隐语的角度来研究,以伏羲画卦(八卦)、神农重卦(六十四卦)、文王系辞(卦辞、爻辞)和孔子作《十翼》为是。有关的资料如下:
《三国志?魏志》:《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
《史记?日者传》:“司马季主曰‘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孔颖达《八论》:“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
《易》历三圣,只谓此也。”
伏羲或包犠即潜龙之意,指地下的太阳,神农指地,地能生物,故是神农。文王指日光照射月球所生月光。坤卦六五:“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六五为月望,文在其中,即文王居于羑里。羑字从羊从久,羑里为月亮的隐语。伏羲为阳,神农为阴,文王为五行。五行表现阴阳,故系辞者为文王。孔子为深明于阴阳五行之道的圣人,他和弟子讨论卦、爻辞的语录,以及其后儒家门徒对于《易》义的着作,合并成为《十翼》。《十翼》作者之名,儒家自非推尊孔子不可。大抵先秦着作,所传其作者之名,多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必须以隐语视之。在今天,若如欧阳修作《易童子问》辩论《十翼》非孔子作,便是枉费精神。总之,《周易》是阴阳五行思想的书,画卦,重卦,系辞,释辞,其作者巳不可知,于是归之于伏羲、神农、文王、孔子。虽无其事,却有其理。绝非无稽之谈,不可视同龟毛兔角。
《十翼》对于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近来舍传言经之说,十分流行。提倡这种方法的,可以高亨为代表。其《周易大传今注》自序中说:
《易传》解经与易经原意往往相去很远,所以研究这两部书,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解经则从筮书的角度,考定经文的原意,不拘牵于传的说释,不迷惑于传为经所涂的粉墨脸谱。这样才能窥见经的真相。解传则从哲学书的角度,寻求传文的本旨,探索传对经的理解,并看它那一点与经意相合,那一点与经意不合,那一点是经意所有,那一点是经意所无。这样才能明确传的意蕴。而自汉以后,两千佘年,注释《周易》的人约有千家,都是熔经传于一炉,依传说经,牵经就传。传解经而正确,注家也就正确了,传解经而错误,注家也就错误了,不能尽得经的原意,而且失去传的本旨。
高氏以训诂解释《易经》着称。他似乎没有察觉经用隐语,传也以隐语解经,专以训诂解经,势必难于奏效。乾嘉的训诂学只能求言内之意,而《周易》经传意在言外,未可拘泥于点画。黑夜行路,须有明灯指引。《易传》就是读《易经》的一盏明灯。传意与经,无不吻合。未见其同,必须诉之于悟性,以求了解传意。然后就会发现《易传》文字,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我过去也曾经不相信《易传》,就是受了舍传解经的影响。
《说卦传》告诉我们《易经》使用隐语,其要点如下:
1.谜底是一个,而谜面可以多个。《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乾”是谜面,《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园,为君,为父,为玉,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天、阛、君、父等都是同乾相似的谜面。这许多谜面和谜底之间,都有某些类似的地方。
同样,《说卦传》说:“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地、母、布、釜等都是同坤相似的谜面。
谜面可以有若干个,究竟谜底是什么?这就有以下《易经》使用隐语的另一个要点。
2.《易经》只提供谜面,而不揭示谜底。《说卦传》遵守这条原则,始终隐藏谜底。
《易经》以殷周鼎革为主题。忌讳明言,所以使用隐语。人间以男女为奴婢,犹如天上以日月为奴婢,川流不息,服役不休。日月象征弓矢。因此,乾坤既象征天地u月,又象征奴婢弓矢。《说卦传》中,乾为天以至为木果,都是箭的隐语,象征奴。坤为地以至“其于地也,为黑”,都是弓的隐语,象征婢。所举弓的象征,比较难于理解,需要作些说明。布、均都指弓的发布箭支。釜者,金父也。弓发命,故似父,箭(金)受命,故似子。弓制箭而不发,故为吝啬。似有权柄,故为柄。陷阱内设弩机,故其地为黑。弓内有箭,故为子母牛,为大舆,文和众皆指弓中有箭。
3.对于八卦的隐语,《说卦传》隐其多半,显其少半。八卦中包含天干十日,天干中又包含阴阳五行。《易传》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为其谜面。《说卦传》以隐语解释隐语,只揭示了坎、离二卦的谜底。所说乾为天,而实为阳(或阴阳,即地下的太阴),所说坤为地,而实为阴。所说震为雷,而实为木。所说艮为山,而实为土。所说兑为泽,而实为金。所说巽为木,而实为包含五行的万物的种子。木触电则有雷,故以雷释木。积土成山,故以山释土。金能生水,故以泽释兑。谷物属木,故以木释巽。对于八卦,如果不显示一两个卦的谜底,就难于使人知道八卦中包含有阴阳五行思想了。
八卦相配,成为四对。帛书取正对卦,不取反对卦,因各对象征奴婢,奴与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并非敌我关系。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又可象征弓矢。艮为弓,兑为矢。坎为弓,离为矢。巽为弓,震为矢。弓与矢虽相反,而实相成。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与《说卦传》下面的一段话,可以互相印证: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天地为乾、坤,乾上坤下为否卦山泽为艮、兑,艮上兑下为损卦雷风为震、巽,震上巽下为恒卦水火为坎、离,坎上离下为既济卦以上四对卦的顺序,当以帛书为准。其所表达的思想为阴阳五行,就是在阴阳(日人地下)的时候,月的运行规律为三易、简易(连山)、变易(归藏)、不易(周易)。
乾坤成否,表示阴阳,是日无光。艮、兑为损,即月之下弦,月由明人晦。坎、离为既济,水在火上为月晦。震、巽为恒,即月之上弦,月又复苏。坎为习坎,弓在陷阱,有箭不发以待时,箭则“居易以俟命”,故云“水火不相射”。
阴阳五行思想是以天象影射人事。既是阴阳,又是月晦,日月无光,上下昏暗,此时必有持弓箭者出,“武人为于大君”。(履卦六三)人类社会出现的这类威侮五行(五路)的武人,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为汤、武,便成盗跖。
卦有卦画,一卦六画,谓之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
《文言传》解释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彖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以下分别作一些说明:
《文言传》对坤卦六四的解释是:“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这里所说的就是变革风暴到来之际的形势。天变而日无光,地化而月无光。天地闭指日落,贤人隐指月晦。草木蕃指天造草昧,潜伏着叛亡者。时机未至,宜于藏弓。及至时机到来,便脱颖而出。坤卦是地道卦,六四的月象为月晦。月晦无光,不宜于射,故须谨于待时。
《文言传》用隐语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左传(襄公九年)》鲁穆萎用以解释随卦的卦辞。《易经》以月象表示射德,元亨为上弦,弓满则射,利为下弦,贞为月晦,射箭中正,射者必须有仁、义、礼、信四德。
《文言传》解释乾卦上九,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彖传》解释卦辞,就卦辞所提出卦的中心思想加以阐明,间或也解释卦名。下面举两个例子: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解说)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已见乾卦。但是乾卦讲的是一般的射道,屯卦讲的却是特殊的射道。屯通钝或豚,是地的隐语。地下设置弩机,如同建侯以待敌。彖辞首先指出弩机的特点。刚(箭)柔(弓)始交而难生。难者指箭受制于弓而不能发,箭难而弓易,箭只有居易以俟命。“动乎险中”既言卦象,又言卦义。震为动,坎为险。平时不动,动则射而必中。弓既张满,则箭发如雷,下落如雨。陷阱是天生地设的“草昧”。
再以师卦为例:
(坎下坤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
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解说)彖辞首先解释卦名。其次,就卦体、卦象阐明卦义。第二爻为刚中,与五相应,卦体表明善射。坎为险,坤为顺,卦象表明射手的勇敢善战。
《象传》解释爻象者,随爻阐明意蕴。其解释卦象者,多由卦象引申出伦理道德思想。例如:乾卦象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师卦象“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有水是隐语,水为险,险指陷阱,其中有箭。
彖、象两个字表示阴阳。彖字本意是豕,豕为地之隐语,地为阴物。象是南方的动物,故以之象征**。**表示物象,阴物表示物体。因此,《象传》解释卦象和爻象,《彖传》解释卦象中所包含的实体。
《系辞传》是《易经》的通论,由许多阐明《易》理的记录缀合而成。由于编简脱落,更显得内容庞杂,需要整理。自从马王堆帛书出土,我们约略可以看出《系辞传》的原貌。
有人说《易经》是一部史书?易经真的是史书吗?易经被列为群经之首?史书最早隶属于经。自从晋代创立四部分类法后,史部才独立于经部之外。其后隋代王通更以史统经,提出了三经皆史之说。他说:“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舂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此三者同出于史,而不可杂也,故圣人分焉。”(《文中子?王道篇》)他只说到《书》、《诗》、《春秋》三经,其对《易经》的看法如何,无从得知。
到了宋代,程颐提出了九经皆史之说,谓“九经,天下之史也”(《二程语录》卷十六)。其所持理由,虽不可知,但九经之中,不会没有《易》。
及至元明两代,随着理学的发展,五经或六经皆史之说,甚为流行,也影响到程朱的对立派——阳明学派。《阳明语录一?徐爱》记:“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事,恐与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可见在经即史这一问题上,王阳明与程伊川是一致的,并不如时贤所说的“如炭投冰”。不过明言《易经》是史,则似乎始于阳明。
清代章学诚继起提倡六经皆史。他在《易教篇》(上)说明了《易经》何以是史。由于它是政教典章,他说:“夫悬象设教,与治宪援时,天道也。礼乐诗书与刑政教令,人事也。天与人参,王者治世之大权也。韩宣子之聘鲁也,观书于太史氏,得见易象、春秋,以为周礼在鲁。夫春秋乃周公之旧典,谓周礼之在鲁可也;易象亦称周礼,其为政教典章,切于民用。而非一己空言;自垂昭代,而非相沿旧制,则又明矣。”
他进而认为《易》教有出于政教典章之先者。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知来藏往,吉凶与民同患,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其教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
其实,《易经》中史的真相,或许章氏也很茫然,倒是《易传》说得十分具体而明确。《序卦》和《杂卦》所叙述的,完全一致,使我们知道《易经》可以说是一部殷周社会史。经、传皆使用隐语,学者须探赜索隐,言外求意。若不求谜底,专看谜面,必然如读天书,不知所云。朱熹所着《周易本义》,对于《序卦传》,由于不明其义,不加注释。敢于阙疑,足见其治学态度的严谨。王弼《易》注,《系辞》以下皆未作注。晋之韩康伯注《易传》,谓“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蕴也”,可见他未曾认识到它的价值。
《正义》引周氏说,以六门统摄序卦,其说如下:
第一、天道门,第二、人事门,第三、相因门,第四、相反门,第五、相须门,第六、相病门。如乾之次坤,泰之与否等,是天道运数门也。如讼必有师,师必有比等,是人事门也。因小畜生履,因利故通等,是相因门也。如遯极反壮,动竟归止等,是相反门也。如大有须谦,蒙稚待养等,是相须门也。如贲尽到剥,进极致伤等,是相病门也。
这只是解释谜面,而不知道谜底,故为孔疏不取,而以康伯之言为不虚。
程颐对于韩康伯的话,深为不满,说:“序卦非易之蕴,此不合道。”(《二程语录》卷六)的确,《序卦》不无意蕴,可惜程氏《易传》解释《序卦》,虽然穷理致知,实未得其意蕴。且举一例,如渐卦何以次于艮卦之后?止而后进,是奴婢的斗争,由静而动。渐卦至未济卦共十二卦,象征变革如同天道循环,周而复始。可是程氏的注释却是:“止必有进,屈伸消息之理也。止之所生亦进也,所反亦进也。渐所以次艮也。”离事言理,与清谈何异!
《杂卦》通篇用韵,不啻是一篇殷周大赋,易学家往往把它看作只是解释六十四卦卦名而已。其称杂卦者,又只是把它看作错杂卦序而已。《易经》写作的部分对象是奴婢。奴婢被视为天地之杂。《杂卦》立名,在于所写的内容,不徒在于所采取的形式。
魏晋以后,对于《序卦》和《杂卦》的奥秘有所察觉者,就我所知,仅得一人。此人就是隋代的王通。《文中子?问易篇》说:“子潜《易》至《序卦》曰:大哉,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至《杂卦》曰:旁行而不流,可与存义矣。”阮逸注云:“《序卦》轮衍六十四卦也。时行时止,生生不穷。达者至之,故曰几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治乱相循,识时者知治乱之几。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存义的问题。存义的手段就是“旁行而不流”。这句话引自《系辞传》。其意义为五行之金,指射箭。《系辞传》在叙述《易经》包含阴阳五行时说了这句话。
五行是月亮所经的五道,五道配五方以及地所产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统称五行。月朔配东方木,上弦配南方火,月望配中央土,下弦配西方金,月晦配北方水。下弦月由明转晦,如同箭落在水里,由西而北,故曰旁行。但箭不流失,因为由晦而朔,月又由晦而明了。《易经》的内容,以奴婢为主体,旁行丨衍不流象征反抗失败进入潜伏时期,王通许之为“可与存义”。由此可见,他的立场是站在革命方面的。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不可分的关系。隋炀帝的统治必然使他同情易代和支持鼎革。从王通对于《序卦》《杂卦》的真知灼见看来,我们可以肯定:他虽未明言《易经》是史,而实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
我们已经知道《易经》以日月象征弓矢,反抗者应用弓矢进行反抗斗争,对于《礼记?经解篇》所说的《易》教就不难领会了。《解经篇》说:“洁静精微,易教也。”又说:“《易》之失贼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儒家经典多用隐语,《经解篇》亦不例外。洁静指月,精微指日。日月象征弓箭,故洁静精微四字又可用之于射道。执弓宜于洁静,发矢宜于精微。射箭宜合于义,而不可贼害好人,故《易》之失贼。
孔颖达是《周礼正义》的作者,也为《礼记》作疏,他说:
洁静精微,《易》教也者,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淫滥是洁净。穷理尽性,言入秋毫是精微。
《易》之失贼者,易主洁静严正,远近相取,爱恶相攻;若不节制,则在于贼害。
易精微者,易理微密,相责褊切,不能含容。
云爱恶相攻者,谓易卦六爻,或阴爻乘阳,或阳爻据阴,近而不得,是爱恶相攻也。
云远近相取者,谓彼此有应,是远近相取也。
云则不能容人,近于伤害者,若意合则虽远必相爱;若意离,虽近必相恶,是不能容人。不与己同,浪被伤害,是失于贼害也。
以上孔疏,皆就射箭之道,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卦爻上,就有相取、相应的关系。这成为王弼《易》注中常用的一个原则。由于《易经》是一部殷商变革史,所以其中的人际关系体现在弓箭上。
中国文化中与《易经》有关的学科
占卜——《易经》独成中国占卜传统的一个流脉
“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
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于是,解卦成了占卜师层次最大的区分。
常见的占卜方式有询问性占卜(如中国民间的求签)、鸡卜、鸟卜、鸟占、水占、星占、纸牌占卜等。
一般认为中国占卜术有两个流脉:一是以八卦为基本符号的“易经”,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龟甲兽骨占卜;另一个是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符号的“术数”,起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
《易经?系辞》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通常意义上提到《易经》,民间一般认为它首先是一本算命的书,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把《周易》列为占卜书,从而使得此书保存下来。而且,现在各种以《周易》之名算卦的民间占卜师、网站比比皆是,足见其在占卜方面影响之深。
《易经》六十四卦本为占卜之术,各种卦辞的解释不断得到丰富,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绵延几千年,甚至更久,不失为一种神奇的智慧。